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很自然,许多人都在回忆自己的高考,尤其是“金77,银78”这些天之骄子们。不少人都说:高考实现了公平,给了年轻人希望,让他们可以凭自己的本事追寻自己的梦想,感谢国家恢复高考,不然自己只能在山村里终老云云。
 
而回到现实中,有太多的人觉得高考并不公平。他们质问为什么北京上海的考生拥有比其它省份多N倍的机会上北大清华复旦?质问为什么不像1977年那样全国一张试卷定高下?质问高考是不是导致阶层固化程度越来越深?
 
为什么同一个高考,会出现这样的矛盾评价?高考到底是公平还是不公平?
 
 
照早叔看来,任何选拔人才的制度,都有它自己的内在理路与逻辑。这里面的因素很复杂,比如,什么是“人才”的定义,选拔人才的目标,制定规则者的喜好,可操作性的难易,制度漏洞与寻租空间,等等。
 
比如工农兵大学生,贫下中农推荐上大学,以后视今,显得很荒谬。但是它也有它的理路与逻辑。它是一个激进的试验,要颠覆既往的知识权力与知识等级。先是停办大学,觉得大学只会为资产阶级培养人才,后来又说“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这是因为不办大学,就没有足够的技术人才,实在是妨碍生产。
 
既然是“无产阶级政治挂帅”,那政治素质当然是最重要的,出身,表现,对毛主席的忠诚度,都比智力啊知识啊这些东西重要。工农兵不上大学,谁上?效果怎么样,是另一回事。
 
颂扬高考“公平”的,基本都是依靠40年来的高考制度上了大学并且改变命运的人。“白卷英雄”就不会说高考制度公平。反过来,有资格有把握被推荐上了大学的工农兵学员,也会认为推荐制度公平极了,靠一考定终身才是白专道路的典型。
 
早叔认为,既得利益者说某种制度公平,没有说服力。要非既得利益者也说公平,才有说服力。而且,“公平”是一种会变化的感觉。盐吃多了来口糖,从女奴时代来到一夫多妻时代,女人们会觉得更公平。再过一些日子,又会有女人觉得一夫一妻才公平。
 
所以,没有绝对的公平。放在中国这么大的地方,情况各种复杂,不管怎么设计选拔制度,都会让一部分人得蜜,让一部分人委屈。
 
科举时代难道就没有地域歧视吗?且不说各省各县名额差别(咸同时广东因为土籍客籍科举名额分配不均等原因,械斗无数次,死伤数十万人),满卷汉卷的分别,在任官员或荫庇子弟单独考试,南卷北卷的差异,就说苏州为什么那么多状元?一个人会受文风的浸染,苏州出来的进士当主考,看苏州考生的卷子就是舒服,你怎么办?
 
所谓国家抡才大典,其实从来是一种动态的妥协与平衡。南北矛盾突出,就偏向北方一点儿,中心地区与边疆矛盾突出,就照顾一下边疆。考试就是一种政治,不然为什么孙中山和国民政府讲“五权分立”,考试是与立法、政治、司法、监察平等的一种权利?
 
相比之下,现在的高考制度,问题反而可能出在它的僵化。跟科举相比,它没法按照每年的政治需要与舆论生态调整“抡才”的尺度与份额。北京上海明面上的确占了便宜,不管内里有多少可辩之处,其他省份就认定你们占便宜了。一年又一年,缺乏弥补与调整(哪怕是象征性的),不公平感与绝望感就会越来越深。
 
高考的拥护者总喜欢说,中国这样一个不让人放心的国家,如果不搞统一高考,而是各校自己招生,一定会滋生出无数腐败。你看美国尚且有“一代藤校,代代藤校”,美国很多黑人还打心眼儿里觉得自己不配上好学校呢。这话听上去好像很有道理。但它借着这种表面上的公平,把各校的自由出题权与自由裁量权都给剥夺了。
 
早叔认为,几乎在任何情况下,多元都比一元强。1977、1978年高考,也有很多偏才怪才,只会文科不通理科,或英语太差的人,名落孙山。如果当年给各高校自由招生的权力,呈现他们的办学理念——像按张伯苓理念办的南开大学就拒绝中文系。最后选拔的人才,就会被现在占据要津的老三届差吗?不见得。
 
统一出题,统一招生。如果有一撮人买通了出题者和招生办——都不用买通,只要通过选择人员与心理暗示决定他们的喜好就可以,那么这些人之外的考生,就没有任何一点机会。但如果一个省有几十上百所高校出题,自主招生,要左右所有这些人的选择,难度就大多了。
 
当然,如果没有一个产品质量监督,前面说的这些,都没什么效用。问题是,招生的人从来不为大学培养出的学生质量负责。采购原料的人,如果不为最终的产品质量负责,他们有什么动力去采购企业与社会需要的优质材料呢?当然是选择回扣最高的,或名声最好听的供应商,那才是政绩与利益。
 
从前的科举,一个人被录取了,房师是谁,座师是谁,同年是谁,清清楚楚,大肆宣扬。虽然日后不免拉帮结伙,但同时也有了连带责任。贿赂关节虽无代无之,但考官爱才的佳话也层出不穷,足以激励后进。而高考的考生与阅卷老师、招生人员之间,虽然同样有改变命运的联系,但就像巨大机器上的两颗螺丝钉,盲婚哑嫁,两不相干。是否公道,全凭概率。
 
现在你还认为高考是最公平的制度吗?照早叔看来,高考只能说是“目前尚属大多数人认为是相对公平的考试制度”,而这大多数人,除了能拿万恶的“推荐上大学”作为对照组,根本没有经历过任何别的选拔制度,比如联考自招,更不要说不一样的大学,比如教授治校的、去行政化的、宽进严出的大学。
 
话题:



0

推荐

杨早

杨早

645篇文章 20天前更新

文化学者,作品《野史记》,正编《话题》系列丛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