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我答应为岱峻老师的新书《弦诵复骊歌》写一篇文章,主要原因有三:
一,成都华西坝是抗战时期与昆明齐名的学术、教育中心,遗泽成都甚丰,但由于种种原因,声名不彰,今日之成都人亦知之甚少。我作为曾经的成都人,少不得要擅自代表,说一句“抱愧华西”,帮忙宣扬一下华西坝,理固宜然;
二,岱峻老师穷十余年之功,研究华西坝五大学,因为家祖父、祖母都是华西坝金陵大学农学院的毕业生,故岱峻先生多次通过金大校友会等渠道联系家祖父,《风过华西坝》《弦诵复骊歌》中均有家祖父提供的照片、回忆片断。反过来说,岱峻这两本书,也帮我们这些后辈理解了祖父祖母的成长岁月;
三,2012年商务印书馆编辑刘雁提出要找人写抗战后方的书籍,也是我将岱峻介绍给她。这份因缘,终于在五年后结出硕果。忝为“中介”,我也有义务写一写此书。
正好七月有机会回成都,于是踏访,对谈,磋磨出了以下这些文字。

七月炎夏。成都。
请《弦诵复骊歌》的作者岱峻老师带我游一游华西坝,那个抗战时期“教会五大学”麇集弦歌的所在。
华西坝紧邻锦江南岸,在成都的中心区域。家母是成都人,我少时在成都读过两年书,对这一带并不陌生。喏,华西医院,我曾多次来此探病姨妈;小天竺路,初三时我曾无数次骑车从那里经过,去找气象学院的发小玩耍;当时还在葛园的成都棋院,我也去上过暑期班;更不要说滨江公园的茶馆……三十年变化虽大,基本的格局还是清楚的。
但当年的我却万万没有意识到,这块场域下埋藏着这样的一段历史……
从老城图上可以看出,1958年,“参照巴黎凯旋门前香榭丽舍大街的标准和规模”的人民南路开建,霸气十足地将华西坝一分为二。自那以后,想体会昔年华西坝浑然一体的校园氛围,已无可能。

连当年的校门也从锦江边,被移位到了人民南路的道旁,算是纪念,也像一个隐喻。


就像1910年建校的“华西协合大学”,其42年的校史只能寄存在《四川大学校史》之中。
俗语云:“在人矮檐下,哪得不低头。”华西坝如今属于四川大学分校区,不少建筑物虽然标上了“成都市文物建筑·华西坝老建筑”的铭牌,但说明总是语焉不详,如“第二教学楼”“第六教学楼”,让人与史料中的懿德堂、明德楼对不上号。
难得“懋德堂”前面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明这里是: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华西协合大学图书馆及博物馆,由美国赖孟德氏为纪念其子,1926年竣工,图书馆馆藏方志曾为全国之首,博物馆首任馆长葛维汉曾率馆员林名均等首次发掘三星堆遗址,1951年馆藏古物达三万多件,被誉为“西南博物馆之冠”。
所以,馆藏量列全国高校博物馆第一的四川大学博物馆,初访四川必去、有可能改写中华文明史的三星堆遗迹,都是发端于此。
岱峻老师说:华西坝及其周围的这些解说词都是我写的,那是成都市文化局在全市启动的一项文化工程。
可是,这块木牌立在懋德堂前的花园中,无论是谁,要么使用望远镜,要么只能像我一样,顶着践踏花草的不文明罪名,跳进园圃里,才有可能看清这块牌牌上写了些啥。

这里也很像一个隐喻。对于这段历史,可以讲述,可以远观,但要凑近看看,需要突破一道篱墻,或者,借助一副望远的仪器。
我认为,岱峻老师出版于2013年的《风过华西坝——战时教会五大学纪》,与今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弦诵复骊歌:教会大学学人往事》,就是这副望远镜的两只镜筒。
(未完待续)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