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华西坝与教会大学,还是藉由“抗战”的名义才闯入公众眼帘。
 
1995年,抗战胜利纪念50周年,华西坝标志之一的钟楼旁的桂竹园内,树了一座纪念碑。五大学在蓉校友100多人参加揭碑仪式。碑文曰:
 
正如岱峻在《风过华西坝》中所说:“碑文似过于含蓄,落款也只有撰文者与书写者名字,缺失树碑的主导者、承建人。这种疏失,或许藏有隐情?”
 
隐情自然是有的。1946年6月,华西坝除华西协合大学之外的四大学即将复员北归,四校主事者共同草拟了一篇碑文,真实地交代了被当时四川教育厅厅长郭有守称为“BIG FIVE”的华西坝五大学之由来:
 
抗战军兴,全国移动。华西协合大学张校长凌高博士虑敌摧残我教育,奴化我青年,因驰书基督教各友校迁蓉,毋使弦歌中辍。其卓识宏谋固已超出寻常,使人感激而景仰之矣。既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金陵齐鲁两大学均先后莅止,而燕京大学亦于太平洋战起被迫解散,旋即复校成都,于是有华西坝五大学之称。
 
碑文指出:“华西协合大学之校舍、图书馆及一切科学设备亦无不与四大学共之。甚至事无大小,均由五大学公议公决,而不以主客悬殊,强人就我。即学术研究亦公诸同人,而不以自秘,此尤人所难能。若持之以恒,八年如一日,则难之又难者也”,这种局面产生的效果,若说令各大学弦歌不辍,战时高等教育得以维持,“此犹小焉者也”,更重要的是,“教会大学之合作即以五大学发其端,此则前所未有之创举,而今乃见之颠沛流离之际,岂不感哉!”
从形式上说,在国民政府“收回教权”的要求下,从1927年到1932年,中国的教会大学大都已经完成了向私立大学的转化。不过无论是时人称呼,还是各校自认,还是采用了径以“教会大学”呼之。这不是没有道理的。虽然各校的理事会都是中国人占优势,校长也都是中国人担任,但立校的物质基础仍然掌握在西方差会手中。1936年,全国13所基督教教会大学的托事部,合并为“中国基督教大学联合部”,在美英两国各设总办事处,对在华的基督教教会大学实行统一调配、统一领导和统一财务管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基督教五大学在华西坝的紧密合作,持之以恒,才有实现的可能。
 
中国现代大学的发展脉络,大致可以分为三条:
 
一是完全国立,自始至终由国家力量建立的大学,如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
 
二是由各地的学堂、书院等公私学校发展扩充建立的公立或私立大学,包括清华学堂从留美预备学堂转化为国立大学,亦属此例;
 
三即教会大学,是在清末以来的教会学校体系内部发展起来。
 
在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之前,前两条脉络的公立或私立大学,已基本整合成型,而教会大学亦获得长足的发展,与国立或华资私立大学形成分庭抗礼之势。战前流传的北平女生择偶口诀“北大老,师大穷,唯有清华燕京可通融”可以反映出这种相埒的形势。
 
(未完待续)
话题:



0

推荐

杨早

杨早

645篇文章 20天前更新

文化学者,作品《野史记》,正编《话题》系列丛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