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有位考古学家的朋友,写了一篇文章,名叫《我的青春往那儿开》,编辑给改成了《“油腻中年”冯唐的当年》,其中有一段话云:
 
有一次我看到杨早的读者也在晒与他作品的合影,就问杨早:“为啥人家冯唐的粉丝都是美女,而你的只有壮汉?”他回:“他在红楼我在西游。”
 
所以冯唐不是油腻中年,我才是。油腻中年并不可怕,端着保温杯,谈谈养生之道也不掉价。陈晓卿说人类身体里存在着对油脂原始的热爱,想来妖怪也如是,所以《西游记》里孙行者的公众评价是“不中吃”,唐三藏就好得多,猪八戒更是一道硬菜,点赞的妖怪无数。
 
最适合油腻中年的,果然是西游。
 
最让人难受的油腻不在肚腩与手串的包浆上,而是在脑子里。
 
想到这个的时候,我正在接孩子放学的路上,两人一边走路一边聊天。
 
我问他今天中午吃了啥。
 
他说,我不想说。
 
“为什么不想说?”
 
“不为什么,就是不想说。”
 
有点僵,是吧?我只好笑了笑。
 
“你是不是又进入了一个叛逆期?”
 
这是个新词儿,他的兴趣来了:“什么是叛逆期?”
 
“人成长过程中要经过很多个叛逆期,有人长点儿有人短点儿。人处在叛逆期,会觉得周边的人和事都很讨厌。一般最厉害的叛逆期出现在12岁到18岁之间。”
 
看样子他对这个年龄很憧憬,“那会怎么样呢?”
 
“嗯,这个阶段,孩子会觉得自己很酷,或很想酷,爸妈都不太理解自己的追求,而且他们都很土,又罗嗦又功利。很不想让他们管自己,但又逃不掉,冲突厉害啊,离家出走也是常有的……”
 
“离家出走……”这种经验有点遥远,七岁小朋友不太懂,“那会回来吧?”
 
“大部分会回来,但也不一定,如果家庭环境太差的话……”
 
“什么是家庭环境太差呢?”
 
“比如说家庭暴力呀……嗯,这两天不是有新闻报道吗,有个豫章书院,有些父母把不听话的小孩送到那里去,那里会用钢筋打孩子,打得可凶了……他们的爸妈还要付给那个书院好多好多个乐高的钱……”
 
这是一件比较匪夷所思的事。小朋友沉默了一会儿,继续问:“打人是不对的,对吧?”
 
“是的,学校不能打人,父母也不该打孩子。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如果小孩不听说就打他们,一般是会生效的。这样父母就会认为打骂有效果,越打越厉害,然后……”
 
“他们的小孩就离家出走?”
 
“可能离家出走,也可能不会。但会给他们的小孩造成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伤害。而且小孩也会认为,如果人与人之间有不一样的看法,可以用暴力解决。这样等他有了自己的小孩,也会习惯性地用打的方式来解决不听话的问题。”
 
“对!爸爸妈妈打人不对,但小朋友会照着他们爸爸妈妈的样子做,所以他们将来也会打人,也不对。对吗?”
 
“是这样的。大家都知道打人不对,但他们总会说他们是为小朋友好。可是,不对就是不对,用什么理由也不行。”
 
……
 
“爸爸妈妈没打过你,以后也不会打你,你不想说的事,也可以不说,特别是在叛逆期。但是,你要明白,如果在家里要过得开心,咱们就都得控制自己的情绪。笨人才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笨人”是我们经常使用的词。比如他小时候一度爱撕书,我们总是跟他说“笨人才喜欢撕书”,只允许他撕《新京报》和《三联生活周刊》。
 
说着说着到家了。他吃饭。我又继续想油腻中年的事。
 
油腻中年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就会像小朋友一样,喜欢攀比,喜欢抢东西,比学历比财力比身材,抢头条抢十万加抢学委会。脑子里除了焦虑没有别的东西,难怪豫章书院能吸引到生源。
 
有人还在群里撩我,让我蹭热点,写写民国的油腻中年。鲁迅回北平,撞到钱玄同,回家后给许广平写信,说钱玄同“胖滑有加,唠叨如故”。这是油腻中年了吧?可是钱玄同一个胖子,在日本人威胁下不屈从,傅斯年一个胖子,敢在国会里喊行政院长走开。这样的油腻中年又有啥关系?
 
还有很多民国出生的青年,还等不到油腻中年,就学会了用自己的嘴,说别人的话。油不油腻,又有啥关系?
 
像那位考古学家的朋友,说不定也会被旧识冯唐,划到我辈油腻中年的范畴里吧?可是我看她的朋友圈,活泼泼地,童心未泯,多好。
 
我很欣赏另一位朋友的话。她说或许中年是最好的时节,因为年轻时形式跟不上内容,有想法,无用武之地;到了老年,内容又填不满形式,净说些车轱辘话,给别人当门面。
 
只有中年,形式与内容恰好相符,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又有位旧同学说:四十岁后,吃不吃饭都没啥关系了。
 
四十不惑。可以当四十岁的油腻中年,但不能当四十岁的笨人。
 
话题:



0

推荐

杨早

杨早

647篇文章 26天前更新

文化学者,作品《野史记》,正编《话题》系列丛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