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很多关注阅读邻居和早叔公号“早就说过”的朋友都知道,早叔有个师侄叫凤梨,特有激情,属于一言不合就开怼的资深文艺青年。

早叔昨天在朋友圈转了一篇日刻的公号文章《从侯宝林到李诞,中国人为什么笑得越来越空洞》(有兴趣请自行搜索)。其实从标题到文章,早叔只同意一半,因为早叔最讨厌动不动就说“中国人”。侯宝林李诞再牛叉,也不可能手拿把攥中国人的笑声对吧?而且请考虑一下政治正确,许冠文周星驰黄子华都没放进这个系列里。

早叔转这篇公号文,加的评论是“搞笑界的郭敬明与咪蒙”。为什么这么讲?下面细说。

闲言休叙,话说早叔早起一刷手机,发现凤梨师侄凌晨一点发了一则齁长的评论,怼这篇公号文。早叔未经许可,贴在这里,等着他找我打官司: 

作者装傻充愣,把板子打到艺人头上。

从侯宝林到姜昆,改革了的相声怎么死掉的……很重要一个原因是会作者这种大套的艺术理论的太多,根本的搞笑技术功夫没人会,又不接地气。

这些批评郭德纲低俗,李诞空洞的人把观众看的太低了,如果他们的作品真的毫无内容上的含金量,是不会受中高层受教育程度的人喜欢的,所谓的低俗也只是调味剂,从来不能作为支撑起好作品的骨架。

作为搞笑艺人,拿捏好分寸,能叫观众开怀大笑拍案叫绝是第一位的,如果是长篇的作品,叙事技巧以及对现实的呼应也都很重要。从这点来看,吐槽大会这几个专业人员也时常失手,比如截图里池子的那个打飞机段子分寸就不好,观众当时反应就一般。

是否承载意义并不是评判搞笑艺人的标准,拿着新文学或者左翼的尺子都不合用。郭德纲讲的很有道理,搞笑是个技术活儿,也是个功夫活儿,包袱抖出来自然流畅又出人意料,还让人笑得舒服痛快,真是得有点儿水平才行。

另一个原因是与现实生活脱节,无论语言还是形式内容,隔靴搔痒。这点也是郭德纲,李诞能够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侯宝林的相声今天听有味道,但是不好笑或者说只能心领神会地优雅微笑,真的跟穷不怕似的撂地摊儿,早就饿死了。

姜昆的讽刺相声跟他的歌功相声其实一样,都是听组织的话,传播组织的意图。曲协那帮人戏仿或调侃一下哪个领导人试试看……

郭德纲相声里最承载意义的是他早期那些《相声五十年怪现状》一类作品,但其实痛快和紧张多于好笑,如果没有穿插的戏仿段子,那实在跟那些说教腔十足的没区别。

李诞当年也是文艺青年,中学读卡夫卡昆德拉的,真要深刻,有思想,比谁都能转,但不是那么回事。

吐槽大会如果想走得更远肯定得再进一步打磨段子品质。甚至适当转型,欢乐喜剧人就是个反面典型。其实吐槽大会这档节目所能解读出的文化意义,远比帖子里给搞笑定义的那些“意义”要来得丰富且复杂得多。作者的文艺观念和批评话语太老旧,不是郭德纲李诞太低俗空洞,而是作者自己跟不上节奏了

你们在朋友圈见过这么长的评论么?大部分都是苟且的几个字和更苟且的赞吧?不能不服年轻人的热血。

早叔立刻秒回:“我说对了:你把‘李诞’换成‘咪蒙’,你这段话也成立。”

下面早叔就汤下面,分析一下凤梨师侄这篇评论,早叔认为里面的思维方式超典型的。

作者装傻充愣,把板子打到艺人头上。

从侯宝林到姜昆,改革了的相声怎么死掉的……很重要一个原因是会作者这种大套的艺术理论的太多,根本的搞笑技术功夫没人会,又不接地气。

(这一段背景太复杂,言而总之一句话,相声改革是新中国文艺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对比一下香港就知道。经历过的人都知道,相声到姜昆与梁左合作那段时期,还是很好笑的,连牛群的“各位领导,冒号”也还不错。相声之死,死于有些东西限制了相声的想象力……)

这些批评郭德纲低俗,李诞空洞的人把观众看的太低了,如果他们的作品真的毫无内容上的含金量,是不会受中高层受教育程度的人喜欢的,所谓的低俗也只是调味剂,从来不能作为支撑起好作品的骨架。

(凤梨犯了第一个错误:“中高层受教育程度的人”里,也只有一部分人喜欢郭德纲和李诞,凤梨跟他怼的原文一样,总喜欢把部分说成整体,有拉大旗作虎皮之嫌。而且,以中国的审美教育现状,中高层受教育程度跟低俗空洞毫不违和,各地官员还好些博士呢)

作为搞笑艺人,拿捏好分寸,能叫观众开怀大笑拍案叫绝是第一位的,如果是长篇的作品,叙事技巧以及对现实的呼应也都很重要。从这点来看,吐槽大会这几个专业人员也时常失手,比如截图里池子的那个打飞机段子分寸就不好,观众当时反应就一般。

(李诞的段子还谈不上长篇作品,郭德纲的长篇评书中规中矩,一点也不好笑。“对现实的呼应”很重要,但很可惜,大家都喜欢引的“打飞机”截图,恰恰是吐槽大会最早周杰那期,不仅很快下架,吐槽大会也经过一番整顿后才复播。这还谈不上呼应现实,现实已经来呼应你了。)

是否承载意义并不是评判搞笑艺人的标准,拿着新文学或者左翼的尺子都不合用。郭德纲讲的很有道理,搞笑是个技术活儿,也是个功夫活儿,包袱抖出来自然流畅又出人意料,还让人笑得舒服痛快,真是得有点儿水平才行。

另一个原因是与现实生活脱节,无论语言还是形式内容,隔靴搔痒。这点也是郭德纲,李诞能够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这里用“人”依然不合适。凤梨只是说了他的个人感受。这里早叔多说两句。

其实幽默是有等级的,幽默之所以惹人发笑,很多时候就在于“出人意料”,那么,这个“人”是谁就很重要。小孩子的笑点最低,你说个“屁股”他们都能笑上半天,因为他们见识少哇。这跟观影体验差不多。如果你想抓住最大多数的观众,笑点的级别就不能太高(达不到是另一回事),雅俗共赏的笑点不是没有,很少。原创性很考究,再好笑的段子听到两三遍也不行。另外就是背景知识,说明星八卦的段子,你要不知道前情,就会懵。港片的笑点到了南岭以北会水土不服,跟这一层关系很大。

记得早叔有一次在微博上说看《武林外传》笑不出来,搞得编剧宁财神很郁闷,觉得早叔在装13。可是早叔是真笑不出来,因为没一句话是“出我意料”的。)

侯宝林的相声今天听有味道,但是不好笑或者说只能心领神会地优雅微笑,真的跟穷不怕似的撂地摊儿,早就饿死了。

姜昆的讽刺相声跟他的歌功相声其实一样,都是听组织的话,传播组织的意图。曲协那帮人戏仿或调侃一下哪个领导人试试看……

郭德纲相声里最承载意义的是他早期那些《相声五十年怪现状》一类作品,但其实痛快和紧张多于好笑,如果没有穿插的戏仿段子,那实在跟那些说教腔十足的没区别。

(侯宝林有些作品到今天还是好笑的,当然只能代表早叔的个人感受,他当年走的是“帅”一路,非常从容。这且不论,重点是,侯宝林他们搞相声改革,正是为了不再“跟穷不怕似的撂地摊儿”哇。

鲁迅评梅兰芳曾说,梅被士大夫看上收编后,就没了那种民间的生气。这一点放哪个门类都一样。郭德纲是“非著名相声演员”时,相声还颇有生气,自打上了春晚,电视上说的哪段能听?剧场里的抓哏砸挂,有些细节不错,但像《相声五十年之怪现状》这样的也没了。说白了,有监控在,谁还敢撒尿?

前两天开车时重听李春波的《一封家书》,还想起这首歌火了之后,上了央视元旦晚会,但里面那句“爸爸每天还上班吗?管得不严就不要去了。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也该歇歇了”被改成“身体不好就不要去了。干了一辈子服务工作”) 

李诞当年也是文艺青年,中学读卡夫卡昆德拉的,真要深刻,有思想,比谁都能转,但不是那么回事。

(这种说法就没劲了。你能深刻,跟你甘心玩浅俗挣大众钱,是两回事。为什么早叔说“李诞”可以换成“咪蒙”呢?人咪蒙不也是山大古代文学硕士,在著名的南方系承担过新闻理想?刘震云新著里有个细节:车站按摩店有位老女人,生意特别好,因为来往的旅客听说她曾经是市委书记夫人。

这一点早叔就服王晶,被骂成烂片王,从来不拿港大中文系的学历说事儿。吃得咸鱼抵得渴,想挣这份钱就得受这份罪)

吐槽大会如果想走得更远肯定得再进一步打磨段子品质。甚至适当转型,欢乐喜剧人就是个反面典型。其实吐槽大会这档节目所能解读出的文化意义,远比帖子里给搞笑定义的那些“意义”要来得丰富且复杂得多。作者的文艺观念和批评话语太老旧,不是郭德纲李诞太低俗空洞,而是作者自己跟不上节奏了

(有人问我“吐槽大会这档节目所能解读出的文化意义”是啥?早叔懒得回答,让她自己去问凤梨。其实不外乎大众文化的消解意义BALABALA。

早叔有位同事叫陶子。陶子有个观点很有意思,她说大众文化在欧美有消解意义,是因为欧美有坚固的精英文化。比如大学教授就不太敢当着人说自己喜欢看肥皂剧(约翰·费斯克除外,他就是研究大众文化的)。但在中国不一样,在中国大众文化现在是没有对手的。王朔时代还有对手,因为媒体平台单一,所以他们要有“二老”(老百姓与老干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如王蒙所说“开枪搂着火”,一不留神,照样被禁被批(《我是你爸爸》《月亮背面》 《一声叹息》)。但现在呢,娱乐分层了,央视的归央视,网络的归网络,只要不踩红线,大众文化以多取胜,横扫一切,要不郭敬明和咪蒙总能屹立不倒呢?这就是他们的时代。

早叔这里可以问三个问题:

(1) 低俗可耻吗?不可耻。早叔一向主张“人民有低俗的权利”,其实严肃地说,是“任何人都有在某方面低俗的权利”,社会制度的设计,还应该尽量照顾低俗的权利,不要搞出在家看黄片也会被抓的恶心事儿;

(2) 靠低俗挣钱可耻吗?靠低俗挣钱的人有两种,一种本身就是草根,像黄色二人转或快手直播啥的,只要不违法,当然不可耻。另一种就是凤梨说的,知道低俗也懂得高雅,选择了好挣钱的低俗路线(李诞的说法是“跳进这个时代一起运转”)。这就是个人选择呗,早叔觉得也没啥。

(3) 靠低俗挣钱,谈意义挣名,可耻吗?这个,早叔真有点吃不消。俗话说啊,针无两头利。另一句俗话更明白,又要当啥又立啥。这一点表扬一下咪蒙,人家既不像郭敬明那样大谈文学史,又不像于丹姐那样标榜高雅,更不会像余大师那样说自己是中华文明的行走密码。人聚一帮粉丝,闷声大发财,只要你注意清理朋友圈,你都感觉不到她的存在。上次有不识相的追问一帮十万加作者,说你们觉得自己会成为咪蒙吗?遭到一致怒目而视,风度太好才没祭出你们全家都咪蒙的咒语。

一不留神写长了哈,收工。感谢凤梨对本文的字数与灵感的贡献。有空去吃你们北京人最爱的涮羊肉。

 

话题:



0

推荐

杨早

杨早

645篇文章 20天前更新

文化学者,作品《野史记》,正编《话题》系列丛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