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第三十三夜 | 梁漱溟晚年口述《这个世界会好吗》

一百年前有人问过

文|宇帆

大家晚上好,欢迎收听早茶夜读,我是张宇帆。

 

最近讨论得最多的话题,大概就是疫苗事件和“米兔”(me too)运动了吧。不知道大家怎么想,我每次听到、看到社会上出现这样的事情,内心总是会存有一种怀疑。之前上课的时候,我们也会问老师这样的问题,现在虽然科技越来越发达,我们的世界看起来是在不断前进的,可是越来越多让人痛心的、不好的事情却在不断发生,那我们真的是在进步么?这个世界会好吗?

 

其实,一百年前也有人跟我们发出了同样的疑问。

 

民国7年11月7日,梁漱溟的父亲梁济正准备出门,遇见漱溟,二人谈起关于欧战的一则新闻,“世界会好吗?”梁济问道。漱溟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啊!”梁济说罢就离开了家。

 

三天后,梁济投净业湖自尽。

 

当时,梁漱溟正在北京大学当哲学讲师,这是梁济留给儿子的最后的话。

 

那么梁济为什么要自杀呢?有一位学者曾经评价过梁济这些殉清遗老:“他们的动机既不是起于个人对清室的忠贞,也不是来自保皇派的情感。”在谈到梁济时,他说道:“(他)要以自尽表明一种对理想献身的榜样,以唤起其他人献身他们所膺服的理想。……易言之,他坚持人们应把他的自尽当做他对儒家‘忠’的观念的献身的具体行动,并非就是殉清而死。”

 

梁济的自尽对梁漱溟影响很大,梁漱溟本来是想要出家,但这件事让他放弃了这个想法,开始去面对中国的问题,包括后来他从事乡村建设等等。

 

我们可以看到,梁漱溟先生可以说是在近代中国的异数。他一生致力于救国救民,即使是解放后在三十年严酷政治运动中,也从未配合时势攻击他人,几乎是很完全地走了过来,是一个很完整、完全的人。

 

从他的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人的一些特质,强调个人的修养去救赎时代的堕落。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书就是《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作者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艾恺,他著有《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为了订正该书不太正确、周详的地方,1980年8月他特地来华专访梁漱溟先生。这本书是以对话的形式记录的,里面梁漱溟先生论述了儒、佛、道的文化特点及代表人物,涉及政治文化名人,还有他一生的重要活动等等。从谈话中,可以读到的是梁漱溟先生对待人生的态度。

 

最后以梁鸿老师的一句话结尾吧,她说:“她渴望‘米兔’一直走下去,她希望通过这场运动,万千个细小声音都能够浮出历史地表,它们相互碰撞,甚至互相抵触,形成一个众声喧哗的场景。如果最终能够在社会层面产生一个个空间,女性,或者,每一个人,可以在空间里面表达自己,能够把自己对事情的理解开诚布公地表达出来并进行呼吁,那将是非常好的事情。因为,能够拥有一个空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话题:



0

推荐

杨早

杨早

645篇文章 20天前更新

文化学者,作品《野史记》,正编《话题》系列丛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