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最近小粉红貌似又双欼去怼外国人了。一时间笑料百出:
说实话,笑完以后,心里也是酸酸的。
想打破国际间文化的壁垒,咋就这么难涅?
一直以来,中国人不但以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自豪,还以“胸怀天下”自许。
早些年,首都的出租车司机都喜欢分析一路的国际局势。
《新闻联播》里,国际新闻的占比,我敢说,超过大多数国家的主流新闻。
长此以往,就给人一种错觉,似乎中国人很了解世界。
事实上,我们了解的,只是一些政治机构名称,政治人物名字,还有就是各种刻板印象罢了。
我记得某次阅读邻居读书会,有人问:我都看了几千集美剧了,还不算了解美国吗?
我反问:一个外国人,看了几千集国产剧,你能同意他明白中国社会?
他也同意:不能。不明白。
要理解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需要从各种领域入手,一点一点摸索,将这个散碎印象慢慢拼合成一个总体印象。这个工夫省不得。当然,如果你并不想真了解这个国家,只是需要显摆自个儿懂得多,那……当我没说。
比如说到日本,你就是知道和服,寿司,还有“菊与刀”,那就是碎片+刻板印象。
要练习理解复杂多面的能力,日本还真是一个好的练手材料。
两名诺奖得主,川端康成与大江健三郎,都在获奖演说里提到“暧昧”这个词。
从语言、文化到人心,日本的暧昧,让素以“留白”“蕴藉”著称的中国,都甘拜下风。
看下面这个故事:
夏目漱石在学校教英文时,学生把“I love you”直译成了“我爱你”。
但夏目漱石觉得,日本人不会如此直接地表达感情,而是应该更婉转含蓄。
学生难住了。
夏目漱石思索片刻说,翻译成“月が绮丽ですね(今晚的月色真美)”足矣。
虽然是一则逸闻,却令日本文化中含蓄暧昧的特质展露无遗。在日本,无论是欲说还休的情感表达,还是崇尚残缺的日式审美,抑或是日本人待人接物时的恭敬礼貌,都与这种特质十分贴合。
矛盾与和谐,这正是日本文化最值得深究的地方。当时的周作人太看重日本狭义的文化,反而忽略了广义上日本文化的暧昧。这种暧昧,切鲁斯·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描述地十分贴切:
“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固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意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怯懦;保守而又求新”。
为什么日本人可以创造出《哆啦A梦》《美少女战士》等动漫为代表的活泼跳脱的二次元文化,在现实中却总被称作严谨而追求完美的“处女座”民族?
在职场中善于察言观色“读空气”的日本人,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却随性洒脱,追求“物哀”之美?
日本的茶道、俳句无不精致讲究,但在表达方式上,日本人却倾向于含混和暧昧,为什么会如此?
当年,文化的双重性甚至一度阻碍了周作人对日本的研究。如今,暧昧的日本依然令人我们迷惑却又使人向往。那么如果我们想了解日本文化,应该从何处入手呢?
如果想了解一个真实的日本,就完全不能笼统地将其视为一个整体,而是要尽可能全面而辩证地去看待。但个人从此多角度去了解日本文化绝非易事,因为你会发现这里面涉及到的知识面太广,最终会导致无从下手。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搞懂日本基因的丰富与复杂,中读的精品课《透视日本——从京都到“二次元”的10次文化巡礼》应运而生。课程邀请到了11位各领域内最权威的主讲人,他们会从古典到现代,从有型的媒介到二次元空间,带你去真正了解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国度。
早按:这门课的讲者,有的熟,有的不熟。像孙歌、许金龙这些社科院的老师,长老(李长声)、大长腿(支菲娜)这些朋友,那都是信得过的正经人。
— 电影 —
二战后,日本电影开始走向世界,以日本导演是枝裕和为代表的诸多导演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创作主题——家庭。他们的电影画面往往质朴而清新,剧情也是看似平淡无奇的家长里短,但这些电影却成为了日本社会人情百态的缩影。那么,日本电影“小清新”背后有什么样的东亚共同体情感?是枝裕和的电影为什么被称作“伪家庭情节剧”?其他日本电影导演还创作了哪些经典日剧呢?这些疑问,都会在课程中得到解答。
是枝裕和导演的电影《小偷家族》剧照
— 音乐 —
久石让、坂本龙一是当代知名度最高、最受欢迎的作曲家,他们的作品中既有日本民族特质,同时又吸收了西方文化元素。而且,他们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既因为音乐本身的吸引力,更有日本影视动漫产业的支持。那么当代日本音乐与中国音乐有何异同?“邦乐”与“洋乐”如何在日本并存?日本音乐与“二次元”如何相互作用?在课程中,从音乐看日本,也是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久石让配乐的电影《菊次郎的夏天》剧照
— 二次元 —
从手冢治虫到宫崎骏,战后日本涌现出了一批动漫大师。而动漫也逐渐成为了日本经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在墙内开花的同时,日本动画产业在海外也在逐步扩张,除此之外,还形成了与之有关的“御宅族文化”。那么,什么是御宅族的“物语消费”?浮世绘与迪士尼为二次元的诞生提供了怎样的文化动力?宫崎骏、手冢治虫这些日本动漫大师又有怎样的创作风格呢?本门课会带你了解日本虚拟世界背后的文化产业。
— 茶道 —
日本是一个重视礼仪的国家。在日本的礼仪中十分重视上下级的关系,茶道的礼法也不例外,由此而形成了主与客、客与客、人与物之礼。茶道的礼法虽说是十分细致的,但是并非过分殷勤,也并非像奴仆伺候皇帝一样事事周到。主人与客人之间还有一层清友高士间的平等关系。为什么会在日本产生这种世界上最严谨、最细密的礼法呢?在这门课程中,你会了解到,除日本社会以上下级关系为轴心的因素,茶道的礼法还与日本的居住、饮食、服装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除以上领域外,这门课还会带你全览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
了解浮世绘如何影响了西方艺术,为什么日本美术对情绪极为敏感,平安时代的绘画与宋画又有着怎样的异同?
同你一起穿梭在京都的大街小巷,从自然地理和历史沿革去了解京都是如何继承古典又回归现代,去探索它不为人知的一面;
从日本的俳句中,你不仅可以体会其中蕴藏的独特的审美理念,还能够感悟自然与人生;
除此之外,关于日本禅宗的重新解构,如何引发了胡适与铃木大拙的交锋?战后日本文学又迎来怎样的变化等问题,你都能在课程中得到解答。你绝不能错过的日本文化盛宴,我们邀你一起出席。

那么接下来
请用以下十个关键词
开启日本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茶道 禅宗 美术 俳句 京都
小说 电影 设计 音乐 二次元

早鸟价:88元
原价:129元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