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新派穿越史记
文 / Nellie
 
本书以申报为资料来源,作者用其独有的、综合了历史和媒体的视角,提炼出一部他心目中的1912大事记。我揣摩书名大概是“民国建元第一年的记录”的意思吧,是作者此前出版的《民国了》的姐妹篇。与《民国了》相比的突破点在于作者在书中赋予了自己两个角色:一个是一本正经的21世纪的学者、一个是穿越回1912年的报人。尤其在后一个角色中,顶着繁体字的面具,还时不时的跳脱出来,两个角色瞬间合二为一,让阅读这本书变得格外有趣。当然不同于一般的戏说,在表面轻松诙谐的背后,作者穿越历史的意图最终还是落在关照现实,否则就没必要花整整一年的功夫全文抄写近百万字的1912年的《申报》了。尤其是对最后一段,作者写在2020年初的一句话“疫情未卜,心中伤恸”颇有共鸣,进入2021大疫依旧。呜呼,只能长叹一声啦!
 
记忆从百年前涌入
文 / Helen
 
从发电报太贵了,联想到现在的电话费短信费流量费,是不是也很贵?!而且南北还不统一,谁也不买谁的帐,早先的挥金如土和曾经的过节过年货用卡车拉,多么相像!早老师的《元周记》适合放床头,好读有趣,任何时候拿起来都可以选一篇读起来,既是穿越报人的纪实,又似随意聊聊的散文讲述,那人那事,顺手拈来,毫不费事儿。还能对照古今,随意的对比调侃一番。原来历史书还可以是这样的,真正是一大惊喜。早老师的写作手法和博学,可以说是贯通古今中外,威尔逊连任两届总统,是不是很适合对照现在的美国总统竞选,风雨飘摇的现状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变幻莫测,那华人是啥时候开始投票选美国总统的呢?我也很想知道,查了半天没有找到答案,但是,华人杨安泽倒是在2020宣布参加竞选了。早老师对1912的疫情防控的描写,从新闻媒体反馈的实况,何其相似,“提前放暑假”的预案,《申报》8月31日的时评,等于一篇《防疫指南》:宣传的防疫方法是扫除垃圾,清洁饮食,按时作息,注意保暖等。疫情防控得当,时值寒冷的冬日,家中翻阅《元周记》,暖暖的记忆从百年前涌入,惊喜于活在当下的幸福和安宁。
 
如此八卦,只有我么?
文 / 淑婵
 
我读完这本书,有三篇记忆深刻。
 
一篇是《袁世凯是怎样让清帝退位的?》。里面讲到中国封建时代最后一位实际掌权人隆裕太后是如何同意结束帝制并试着争取那最后一点颜面的故事。它引发了我对这位在历史上好像隐身了,却担着天大重责的女性的好奇:居然是她?为什么会是她?她的生命是怎样的?那个时刻所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都在看着她,她的容貌是怎样的?于是放下书我就百科了她的照片。如此八卦,是只有我这么做么?
 
另一篇是《报律暂行?不行!》。清政府为监管报纸出假新闻出台了《暂行报律》,报馆们觉得这干预了他们的言论自由就联合发文抵制,结果得到孙中山亲自批示,成功保卫了报馆的舆论阵地。这放现在肯定是不可能发生了。我国也没有私有报社了。所以我很好奇我们的新闻业是如何一步步改变的?这太有意思了。也或许民国那时的新闻业就是个乌托邦吧。
 
最后一篇是《女权强,女德更强》。开篇一句“家庭伦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政治变革。”我很同意。我身边有不少年轻健康的夫妇通过试管技术生育双胞胎男孩,其中女方并不是被迫的,甚至她就是在自己母亲重男轻女的观念下伤心长大的。这让我感到虽然社会、科技的进步让女性更独立、更有知识、拥有更多选择,但显然“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顽固的在原生家庭的影响下代代相传。那些“进步和变革”也同时可以让我们的伦理倒退的更加“便捷”。
 
记得洞主以前说到中日两国社会文明程度的发展时,比喻中国的文明演变是一条水平方向的波浪线〰️。现在我阅读了《元周记》,民国时的种种样貌和我们当下的生活相比确实有进有退,水平波浪线的描述很贴切。我还想补充一点,或许随着科技进步,这条水平波浪线波动频率越来越快了,而且在某些方面,底线更低了。
 
这是哪儿的人啊?
文 / 白水
 
聊一下《接外国财神》。在差不多结束的地方出现这样一段:
 
呶,矮哀,开痕诺脱哀,雨乎活一而箝脱花卿,凹矮诺脱。雨乎梅西卖哀逃司炭而,灰寿一脱司炭此曷泼。
 
接着杨早先生的提示,猜想所表示的洋文也许是:
 
Now,I can not know,if he earn a great fortune or not.If mercy,my dog's tail,hope so,its tail's up.
 
这是哪儿的人啊?
 
晚些时候,问了一下,朋友说,沪语不这样表示,或许是松江方言。
 
乱中有元气
文 / 彦平
 
上学时最发怵民国时期的历史了,人物多、事件多,都得背。后遗症是觉得那时的信息乱哄哄理不清就好自为之不去碰。可读这本书,虽然还是经常一页就好几个人物登场,南派北派维新派立宪派革命派,但会一下子被各种有意思的事儿吸引,事情讲述得就像发生在昨天,想起初中寒暑假看早间电视台的新闻读报,又八卦又娓娓道来,有趣极了。会感慨历史还能这样讲,也感慨民国真是办报人的黄金时代,乱中有元气。
话题:



0

推荐

杨早

杨早

645篇文章 20天前更新

文化学者,作品《野史记》,正编《话题》系列丛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