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撩新019翻

功过格:明清时期的社会变迁与道德秩序》

出版时间:2021年7月

[美]包筠雅著

杜正贞/张林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数:318

我对“功过格”一直很好奇,它像是古代人用的一种纸质APP,把每日的善言善行(“功”)与恶言恶行(“过”)分别填入格子里──像双11时年轻人列出的“必买”与“不买”的物件。也是要进行比较,以督促自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太微仙君功过格·序》称:“修真之士,明书日月,自记功过,一月一小比,一年一大比,自知功过多寡。”功过格最早可以追到唐五代,到了宋代,据说范仲淹、苏洵均备有簿册,记录功过,以鞭策警醒自己。到明清时,功过格索性成为作业本一样的畅销教辅用品。

形式上功过格确实像一本现代的手账,但重点是何为功,何为过。比如《功过格:明清时期的社会变迁与道德秩序》作者包筠雅列出的问题:功德积累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它是怎样一个体系?积累功德有什么用?功过体系在发展过程有什么变化?关于报应和功过的界定,发生了哪些争论?最后是:功过格的传布与使用,作用是什么?包筠雅认为它起到了“维护社会等级”的作用。

这本书当然很有价值。但我有点没解渴的是,到底功过格一般是什么样的形制?它的印制与售卖有什么讲究吗?读书人与佛道修士会不会选择不同的功过格?什么样的功过格能提供更佳的用户体验?

据说近20多年还有多篇研究功过格的相关论文,好吧,容我有时间检索看看,能不能解我之惑。

“功过格”属于旧时代十分流行,但现在已经难觅影踪的产品,就像墨盒、升官图一样。我们翻近人日记,有时还能看到记主的自省,但不再受用这种将自省形式化与量化的功过格形式。蒋介石日记中的反省很有名,胡适、朱自清日记中这样的片断也很多。最近在抄曾经当过北大文科学长的姚永概《慎宜堂日记》,也看到这么一段:

上课。赴会。夕嗔仆,无明之火妄动不制,几有不顾身命之势。年来不读宋贤书,所以如此,书以自戒。(1917年2月3日)

古人用功过格,今人用备忘录,形式不一,“书以自戒”的目标都一样,这就是所谓道德自律吧,期待好用的功过格APP早日上线。

 

话题:



0

推荐

杨早

杨早

645篇文章 20天前更新

文化学者,作品《野史记》,正编《话题》系列丛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