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 |《未来的法院》
在撩了这么多新书之后,我想来细品一些值得的书。
它就在门口外面的书架角落里,寂寞地挤在理查德·罗蒂与艾尔曼之间。这架子上都是早些年的库存了。使了点儿劲才把它抽出来,交给收款台的小姑娘。
“四折,八块八。”2021年8月8日,我去成府路参加一个颁奖礼。去得早了点,到久违了的万圣书园转转,买下了这本2012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未来的法院》。

当时就想,不知道蓟小豚与土城两位中政法的校友,是否曾与此书擦肩而过?
阅读邻居读法年,过眼的法律书颇有几本,最好看的,还是这本“穿越架空法律小说”《未来的法院》。
可见我根底上,还是一个文学脑。
用这本书来作为读法年的总结,再合适不过了。顺便向蓟小豚与土城两位领读者致意,道乏。
小说作者周恺,不是人大创意写作专业那个研究生(《苔》的作者),他生于1972年,本科跟我同级,苏州人(从小说里猜),1995年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2012年时任天津市高级法院法官。
《未来的法院》看上去像一本自费印刷的读物,但其中金句叠出,妙语连珠,每一章都不可错过。我来带大家逐章读一下。
★序曲一★
唐庚在华东政法学院毕业后,回家乡苏州石路区法院干了两年书记员,工作不如意,一气之下考回母校读研,想一直读上博士,但考博也内卷,前景堪虞。
他在食堂收集招聘信息的时候。发现了一份奇怪的文件《第一上诉法院年度实验报告》。还没想明白,失主就找上门来了。唐庚才发现,失主来自一个叫“生物管理局人类管理分局”的奇怪的地方。他说:
“第一上诉法院是我们在中国进行的一个实验项目的一部分,我们用这个实验来检测一下是否还有必要在中国继续播撒‘天才粉’。”
天才粉?“天才粉是一种粉末,我们把它撒在天空中,凡是有幸沾染了天才粉的人,他本身所具有的某一方面潜能就会被激发出来,将成为出类拔萃的天才。可能会成为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法学家、艺术家、政治家或者是技艺高超的工匠、成绩突出的运动员、武艺高强的军人,也可能是德行高尚的圣徒、等等。得不到天才粉的人都只能保持一个普通人的状态。”
那为什么不多撒一点天才粉,让全人类都天才呢?“因为人们会追随天才,学习他们的思想,模仿他们的一举一动,这样我们只需要培养出少数天才,就可以引领全人类前进了,你可以想想身边的人和事,就会发现人类有追随的天性。大家都不自主地向地位高的人、有钱的人学。学他们说的话,学他们做事的方式。虽然天才不一定都是有钱有势的人,但因为天才有超凡的能力,也一样可以让人追随。”
失主又说:“但是天才粉是有副作用的,一个沾染了天才粉的人会具有普通人所没有的超凡能力,可以说成了人神。但他也会受到额外的侵蚀,如果不对他进行必要的制约,天才粉就会毒化这个人,把这个人变成人鬼,反过来危害他的国家……一个国家的兴盛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天才,二是制约,第一个条件靠我们撒天才粉,第二个条件就要靠他们自己创造了……唯有政治天才,尤其是政治领袖最难制约,所以对国家的政治领袖进行恰当的制约,就成了一个国家兴盛的关键。
“你们中国是一个兴盛了上千年的国家。我们在这里长时间的播撒了大量天才粉,让你们中国人神辈出。但你们的问题就出在制约力量上,你们的制约力量在一千年里不停地衰落,而且愈演愈烈,数不清的人神不断变成人鬼。要是这样下去,我们也就不能再把天才粉撒在这里了。所以局长决定进行这样的一个实验,看一看中国人还能不能够造出新的制约力量来。如果不能的话,我们也就停止在这里撒天才粉了。”
说到这儿就明白了:人类管理分局选择的实验场所就是一个未来的法院,“因为法院涉及面较小好操作,而且法院是政治上主要的制约力量之一,所以它可以代表将来的制约力量”。
唐庚还不服气,质疑说:“古代国家可能更多的依靠杰出的政治领袖,像英明的国王呀,君主呀。现代的国家只要实现了民主法治,不一定非要依靠领导人也能兴盛。现在不就是要争取法治,不要人治嘛。”
失主微微一笑说:“我给你打个比方吧,杰出的领袖就像汽车的发动机,恰当的制约力量就像是汽车的刹车和方向盘,衡量一辆汽车优劣的关键是发动机,发动机好,汽车才能跑得快,发动机不好,刹车、方向盘再好也不是好车。什么是法治?‘徒法不足以自行’,一切法律必须依靠人来执行。法典不能自己站起来执行,法治最终还是要靠人。……没有人治也就谈不到法治,民主也一样。”
作为一个被公知毒害了心灵的研究生,唐庚还是不服气,再问:“人家美国不是靠民主兴盛起来的吗?”
“可你没有看到美国总统是西方世界里权力最大的领袖。总统这个发动机才是美国兴盛的源泉。要是有一天,美国的精英阶层衰落了,再也选不出杰出的总统了,什么民主制度也救不了美国。”
(你就说,这书出版于2012年,作者是不是预言帝?是不是?)
既然如此,作为一名未来的律师或法官(这两者都擅长讨价还价),唐庚才不想当一个拾物不昧的好人。他向失主提出:归还实验报告可以,但是他要求去那个什么现实中不存在的“第一上诉法院”实习一个月,看看未来的法院是什么样。实习结束,再将实验报告归还失主。
两人讨价还价一番,最后达成协议:实习十天,然后人货两清。
于是唐庚踏上了北上的道路,因为第一上诉法院的地址,是在天津开发区第二大街33号。
(小说全都是作者的假面舞会,理论家诚不我欺!)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