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新032翻
《小说现代中国》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杨早、孟岳著
出版社: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页数:400
文 | 杨早
这本书里选择的小说是那些可以让我们借以进入现代中国的历史、读懂 20世纪上半叶社会的作品。
每一篇小说的产生,都跟当时的环境、作者的心态、媒体的需求(民国是一个媒体非常发达的时代),以及推广,有着巨大的关系。
大家熟知的一些民国小说,比如说《孔乙己》《阿 Q 正传》《子夜》,都在当时获得了媒体的关注与传播,并且在后来的接受当中,一层一层地沉淀下来,才成为经典,才成为咱们今天选择通过它们去走进现代中国的原因。阅读小说,同时也要发现背后的历史,这样才能真正地读懂它们。
我跟很多外国学者交流的时候,他们总是喜欢问:“中国又有什么新的值得看的小说呢?”为什么他们要这么问?因为他们想通过小说来了解中国社会,这是最便捷的方式。
可能你也听过巴尔扎克的一句话:“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很多人看历史的时候,往往会被那些政治风云、制度变迁,或者是大事件大人物,掩住了眼光,很难去贴近现场、去理解那个时代的人和事。那些普通人,他们的心态,他们的想法,他们的行为,都很难在所谓的“大历史”里面读到。
我写过一本书叫《民国了》,特别的关注点有二:一是小人物,一是细节。因为我觉得小人物和细节才能代表那个时代的主流和常见的逻辑。我们现在听到的很多八卦,其实都是被媒体与历史挑选出来的奇闻逸事,不是正常人的生活。而“小人物”和“细节”存在最多的地方,就是当年影响最大的小说。这就是为什么要了解一个时代的情绪与逻辑,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当时广为传播的小说。
因为能够广为传播,就意味着小说跟当时的读者内心有着极大的共鸣。
你可以想一下,假如 100 年后有人想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情绪与逻辑,那么他应该去阅读什么小说?如果你是一个关心小说与时代的人,我相信你内心会有自己的答案。
阅读小说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个社会,这是我们写作这本小书的基础。如果你希望读懂民国小说,并进一步读懂民国社会,这本书可以帮你。
从1919年到1948年,这30年当中,我们在每一年选择一两篇小说,通过对这些小说的详细解读,串出一条线。这条线就是民国社会发展的脉络。
看完这本书里选出的 40 篇小说,就相当于在现代中国里面走了一遍,像旅游时的深度游,可以通过这条历史之径、小说之路,看到别人没看到的风景。
如果你有兴趣,请跟着我们的脚步,一起进入“小说现代中国”。
本文为《小说现代中国》“序言一 ”
图:邱小石
重读现代经典小说,穿越民国三十年,在小说里读懂中国
杨早 孟岳著
2021年12月
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小说 现代中国』
作者精选了1919—1948年三十年间能够代表时代、反映社会面貌的40篇现代小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除了政治风云、战乱变迁,小说里有普通人在“大历史”之中的心态、想法、行动,有他们的喜怒哀乐,有他们的生活细节。虚构的小说有着非虚构的背景底色,要了解现代中国的历史与情绪,好的方法便是阅读当年广为流传的小说,与百年前的中国人沟通、共鸣。
目录
1919 |《孔乙己》
儿童视角之初运用
读圣贤书的无名之辈
1919共读
1920 |《风波》
智识者的辛亥之痛
鲁迅是乡土文学的开创者和超越者
1920共读
1921 |《沉沦》
留学生涯的残酷青春
为什么能成为畅销小说
1921共读
1922 |《阿Q正传》
鲁迅用小说写了一篇杂文
国民性到底是什么意思
1922共读
1923 |《春风沉醉的晚上》
都市空间中的古典爱情
一个“上漂”的白日梦
1923共读
1924 |《祝福》
三个精神世界的碰撞
令人彷徨的鬼故事
1924共读
1925 |《潘先生在难中》
中产阶级的焦虑与恐惧
基础教育到底有多丧
1925共读
1926 |《少年漂泊者》
变革时代需要粗暴的情绪表达
这是成功的革命文学吗
1926共读
1927 |《拜堂》
汪大嫂,觉醒了的祥林嫂
汪大嫂不是祥林嫂
1927共读
1928 |《莎菲女士的日记》
新天理VS新人欲
为什么用日记体写小说
1928共读
1929 |《虹》
三个人合写的女性抗争史
“五四”女青年如何成长为革命者
1929共读
1930 |《丈夫》
该谴责丈夫还是同情丈夫
沈从文的湘西小说到底好在哪儿
1930共读
1931 |《水》
左翼作家交出的高分考试卷
知识分子为什么会向左转
1931共读
1932 |《人生哲学的一课》《上海的狐步舞》
知识青年在都市找不到工作
魔都是一种“新感觉”?
1932共读
1933 |《子夜》
霸道总裁的欲望游戏
不是海派的海派怎么写上海
1933共读
1934 |《边城》
致理想主义的哀歌
这部高考名著曾经被封杀?
1934共读
1935 |《断魂枪》
有尊严的非遗传人
传武不能打,都赖老舍不让传?
1935共读
1936 |《理水》《骆驼祥子》
一篇小说形式的杂文
劳工不神圣,只想凭本事体面地活着
1936共读
1937 |《大波》《大小阮》
战争与历史的循环
为什么今天格外需要沈从文
1937共读
1938 |《华威先生》
战争让权力重新洗牌
要歌颂还是要讽刺
1938共读
1939 |《八十一梦》《偷拳》
新闻与小说完美结合
比写武侠更羞耻的,是在沦陷区写武侠?
1939共读
1940 |《在其香居茶馆里》《呼兰河传》
外来政权恶斗地方势力
与时代格格不入怎么办
1940共读
1941 |《在医院中时》《我在霞村的时候》
“新与旧”的双重落差
有家医院,专治你的丧
1941共读
1942 |《金鸭帝国》
童话外壳包装的社会发展史
谁拥有儿童,谁就拥有未来
1942共读
1943 |《倾城之恋》《小二黑结婚》
国家主义与个人叙事
只准女儿婚恋自由,不许老妈涂脂抹粉
1943共读
1944 |《四世同堂》
有明确目标的集体想象
当沦陷成为日常生活
1944共读
1945 |《长河》《荷花淀》
一本最像湘西人的书
文学的奇异果
1945共读
1946 |《围城》《寒夜》
“高等华人”的战时历险
婆媳矛盾背后是抗战胜利的寒夜
1946共读
1947 |《五子登科》《暴风骤雨》
黑幕+宅斗+反腐
湖南作家怎么还原东北土改
1947共读
1948 |《异秉》
拉着读者并排起坐行走
屎尿屁也忧郁
1948共读
后记一 时代的情绪
后记二 一群人一起读一堆书,想象一个时代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