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早的2021年度十本书
(排名不分先后)
《北纬四十度》
作者:陈福民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8月

《北纬四十度》以个人的历史记忆,又呼应着宏大的民族集体记忆,呼应着两千年的文明冲突与文明融合。作者身践斯土又能穿行史籍,传情达意妙笔生花之外,这才是这类非虚构写作的核心能力。在《北纬四十度》中,可以看见文学,也看见历史,考据与抒情,热烈与冷静,哪一样更能召唤你打动你,你就随着这条路走下去。这就是一本好书的魅力,它像一座冷兵器时代的棱堡,难以攻陷,又充满挑战。
《了不起的游戏:京剧究竟好在哪儿》
作者:郭宝昌、陶庆梅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21年8月

两位作者想做的事是:真的理解京剧乃至中国艺术基本的特点,并且把这种特点,用现代语言跟中国人、外国人能讲清楚。怎么样寻找到一个恰当的,能够又自信又开放的态度去面对我们的遗产和外来文化,这是这本书带给我们更长远的思考。
《文学如何教育:人文视野下的文学教育》
作者:陈平原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3月

本书反省当下中国以知识积累为主轴的文学教育,同时清理多种文学教育的概念如俗文学、乡土文学、校园文学及语文教学。作者强调要“理直气壮且恰如其分地说出人文学的好处”,这好处不仅在于对“传统”(“学堂不得废弃中国文辞”)的继承,同样也在意生活中诗意的召唤、博雅气质的塑造、乡土与民族的认同,等等。涵括既广,说理复精。
《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
作者:杨潇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5月

仅凭作者亦步亦趋地重走了1938年西南联大师生湘黔滇旅行团的长征之路,同时又搜集了目前为止最全面的相关史料,《重走》就已经可以厕身于任何好书榜单而无愧。见仁见智的是这本书饱含的对西南联天的情怀,而作者要寻找的西南联大,不是在惯常的书本、史料与课堂、校园中。这本书打开了一个入口,最具像喻又无比实在地将中国的大学教育史与近代社会史连接在了一起。闻一多、穆旦为代表的西南联大师生,通过1938年的长征,发现了他们不熟悉的中国内地,而《重走》再次发现了他们的发现,同时续写了这次长征。
《荒原狼的嚎叫》
作者:尚思伽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21年3月

已故媒体人、文艺评论家尚思伽,在她生命中的最后十余年,一直在致力于重新清理自己与所在思想群落的阅读谱系。这种努力毕现于小说、剧评、小说评论甚至她主持的访谈对话中,《荒原狼的嚎叫》与《中书令司马迁》《太平鬼记》《散场了》共同构成尚思伽的写作全图,而《荒原狼的嚎叫》收录的文章尤其能体现尚思伽“对话”的一面,她在这些篇什与经典对话,与同道对话,与先辈们对话,背后呈现是她对中国文艺现状与前景的观察与反思。这本书充分体现了作者作为一位思想者的纯粹与缜密。
《另起的新文化运动》
作者:袁一丹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讨论“五四”,最怕以“以五四之是非为是非”,《另起的新文化运动》独辟蹊径,对“新文化运动”进行知识考古,从阅读史到广告交换,从新造句读到汉字心理实验,从“诗可以群”到“游戏笔墨”,通过这种回到历史现场、指认复数“起点”的方式,来重新认识“五四”与“新文化”,正如作者自言:“所谓回到‘五四’,不是回到过去,而是回到未来,去重温五四人对中国未来、世界未来的想象与规划。返回历史现场,不仅是为了搜寻那些散佚的历史细节,更是为了激活‘五四’之于当下中国的思想功能。”
《李劼人往事(1925-1952)》
作者:龚静染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李劼人是小说家、翻译家,许多人都知道,但他成年后至去世,至少有一半的时间精力,从事实业与社会活动,知之者甚少。《李劼人往事》恰恰从这个角度入手,从李劼人创办的嘉乐纸厂的兴衰历史为线索,涉及李劼人一生中担任报馆主笔、留学法国、筹办纸厂、开“小雅”饭馆、遭遇绑票案,抗战期间工业内迁、“文协”在成都成立分会、乐山遭遇轰炸等等重大事件,勾画出这位“中国的左拉”更立体更丰满的形象,补缺之功,未可轻视。
《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转折》
作者:罗志田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110年后回头看,因为“共和”是绝对的政治正确,我们往往强调清末的危机如何深重,清廷的崩盘如何迅捷。问题是:真的如此吗?《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转折》尽管是导论性质,诸多论证藏身于作者的众多论文著述,但无伤于本书结论的成立与力度。比如:清末的财政危机并没有比此前严重,更不如革命之后;立宪与革命的动力很多是“想象与焦虑”产物;清末十年中出现的变革,很多是“千年不遇”的大动作,比如废除科举,比如筹备立宪——用时之急,与意义之重大,其实是不成比例的;……其结果,是立宪停留于纸面,不满延烧于朝野,一旦有一颗火星,熊熊大火就被点燃了。
《晚清北京的文化空间》
作者:夏晓虹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1月

本书我有参与,撰写了《〈孽海波澜〉与北京济良所》一章。唯其参与,才能体会主编夏晓虹师从策划、选题、校改的极度认真。关于主题,是放手让各位作者去探寻游走的,总其成者要是的方向的掌控与细节的苛求。老实说写这一章,比自己写一本书,可能还要累些。晚清(主要是庚子之后)北京社会面相之丰富,亦尽在其中。
《小说现代中国》
作者:杨早、孟岳
出版社: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此书同样是“内举不避亲”。作为第一作者,参与了从读书会共读、音频课、组稿到成书的全过程。这是一部试验性的多人著作,不仅仅是销售页面上标明的“科普”,更重要的是,此书是十年读书会的一个缩影,饱藏着同人们完成共读的甘苦,也寄寓我对公众读书会的期望:面对一个相对专业的领域,能够放下包袱与定论,两手空空地走进去,呆下来,直到发出自己哪怕稚嫩然而力求独特的声音。有共读者说她一边校稿一边想将自己的字句全部删去,我想,这就是读书的寸进。成品不过是留下的痕迹,希望能鼓励更多的人空着双手走进来。
直达好书
重读现代经典小说,穿越民国三十年,在小说里读懂中国
杨早 孟岳著
2021年12月
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小说 现代中国 』

作者精选了1919—1948年三十年间能够代表时代、反映社会面貌的40篇现代小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除了政治风云、战乱变迁,小说里有普通人在“大历史”之中的心态、想法、行动,有他们的喜怒哀乐,有他们的生活细节。虚构的小说有着非虚构的背景底色,要了解现代中国的历史与情绪,好的方法便是阅读当年广为流传的小说,与百年前的中国人沟通、共鸣。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