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浙江大学全球校友会6月23日发表联合声明,公开表达对新任校长任命的诉求及期望。同时,网上另有一份以浙大校友名义发布的公开信(未经证实),反对上级部门调任重庆大学林建华先生担任浙江大学校长。

从网上的反应来看,大部分意见支持浙大校友对校长任命的介入,也有人提醒说,应当从制度方面去反思“校长产生方式和路径”,才能“对早已偏离的大学校长角色定位有所矫正”。

很多人又会由此联想到民国大学的校长们。倒不是非得厚古薄今不可,民国大学的校长任命也多有争议,今年南北热演的南京大学话剧《蒋公的面子》,三位教授纠结要不要去赴蒋公的宴会,针对的就是蒋中正即将就任的“中央大学校长”一职。话剧书写的虽是虚构的历史,类似的事件与情绪在民国一直存在,抗议与驱赶校长的事件也不断上演。

早在清末的1909年,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就发生过“木瓜之役”,以周树人、许寿裳为首的二十多名教员,集体辞职,以撤离浙江教育总会会长夏震武接替沈钧儒任两师校长,历时两个星期,终于获胜。五四运动之后,学生势力大涨,驱赶校长的发生率与成功率都大为提高,其中以“纪律严明”的清华学堂尤为火爆,学生会领袖罗隆基曾自诩“九年清华,三赶校长”,一位叫罗忠诒的尚未到校便已被迫辞职。

应该说明,只要是国立大学,教育部派任校长有着充分的合法性,教师或学生发起驱赶校长,也不见得一定对学校发展有利。但这并不是说教育部可以罔顾校情,随意指派国立大学校长,教师与学生没有选择或抗议委任校长的权利。

北伐成功后,曾经的北大学生领袖罗家伦被任命为首任“清华大学”(之前是清华学堂)校长,两年任期内,罗家伦推动将清华大学从外交部改划归教育部管辖,实现男女同校,聘请大批知名教授,为清华大学后来居上打下基础。但因为与教授会、学生会关系不好,加之政治环境变动,两年后仍被迫去职。

后来罗家伦任十年中央大学校长,成绩斐然,佳评如潮。因此不能说罗家伦不适合当大学校长,只是他跟清华大学“不合”,这里面大概就有“渊源”上的关系。后来梅贻琦成为清华的“终身校长”,他的制度创新并不多,然而严选师资、教授治校两大特色,让清华在梅贻琦手里稳步发展,没有出现因人设政、人亡政息的弊端。

综观这些历史经验,会发现而今大学的各种病征,最后大抵还是要归结为“行政化”这一绝症上来。具体到校长人选,至少有三点值得当下借鉴。

一是大学校长没有行政级别。所以才会出现蔡元培当过教育部长,又去当北大校长,胡适从驻美大使任上卸职,又能转任北大校长。没有行政级别的羁绊,教育部选校长不会局限在正局或副部的范围内,校长也可以不像官员一样,在各个大学间迁转升降。

二是大学校长并无任期限制。人说梅贻琦一生只做成一件事,就是成功出掌清华并奠定清华的校格。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所大学需要很长的时间去设计规划它的定位、规模与特色。铁打的大学流水的校长,能办成百年名校才怪。

三是有私立大学的竞争。如果只有教育部下辖公立大学这一套校长评价体系,校长一职很容易趋向均质化、行政化。只有加入私立大学的另类选择,才有可能在比较、竞争中凸显校长的角色、功能、作用。

校园政治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形式。上至校长的遴选,下至空调是否安装,同样需要提供议政平台,在各方利益的博弈下完成。现在中国的情况是上层的声音太响,校园的声音大弱,大学是教师谋生的职场,学生就业的跳板,长此以往,“母校”一词,将会如刀尔登所说,当不起,只能是“姨校”、“姑校”,没事串门有事再见的借住之地。

 
话题:



0

推荐

杨早

杨早

645篇文章 20天前更新

文化学者,作品《野史记》,正编《话题》系列丛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