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第25期阅读邻居

主题:守定

书目:《流动的斯文:合肥张家记事》

(2)家风是偶然形成的?

读邻廿五(2)家风是偶然形成的?

 @邱小石:我看这本书专门提了一个词,就是大家都在说的家风的问题,我跟@半价优惠 的看法是一致的。如果一个家庭没有很多子女的话,这个家风形不成,或者说他看不到这种序列性,如果是独生子女那就是偶然性。我想到一个大企业和小品牌之间的关系,包括谈到如何管理保姆的问题,我想到有一个现代企业管理大师,非常有名,有一次他给我们做企业培训。他妻子老是说他们家保姆不好,来一个辞退一个。他觉得他妻子不能这样去判断,这些人用管理的角度都可以调教。于是他用管理企业的思维,量化保姆工作的指标,比如说督促小孩做作业多长时间,他都有计划和安排。经历了一周之后,他妻子很开心地告诉他,这次的保姆请得不错。他心里想,她都不知道我在背后下了多少管理的工夫!这个大师他可能也没有社会管理,他就是有天生的意识,他不会去抱怨保姆,而是用鼓励的精神,自然把这个东西调教过来了。所以我觉得这个家风,包括这个群体的文化都很偶然的,我们看到的张家的氛围也是很偶然。

 上次单向街的活动我去参加了。就跟看《归来》一样,那几天我在屏蔽@杨早,因为他看《归来》看得更早,然后就在朋友圈噼哩啪啦拼命地剧透,每次都是这样。所以我屏蔽他,怕一旦受他影响再看就会不客观,但还是会多多少少看一眼杨早的评论,我觉得对我享受这部电影打了折扣(众笑)。上次单向街的活动,对这个家风的斯文、传统的守定、四姐妹的女婿脉络,总结得很到位之后,这本书好像突然对我没有了神秘感。于是我挑了一些片断来看,但也非常的有趣。这种有趣是说,我比较关注张兆和和沈从文之间的关系,包括张允和同意这段婚事,他去发电报的时候那个“允”字。我觉得他们家庭有那种趣味,有那种品位的共识,这些东西都是有趣的。

 但我还是有一个非常大的疑问,这个疑问是上次参加完活动我跟@杨早 也提到过的问题。我不知道是不是代替别人思考了,我就比较大胆地提出来。包括那天看到沈龙朱(沈从文的长子)。在沈从文先生的身上看得比较多,你可以说是一种斯文,但是在这些斯文里面我更感到某种卑微,我不知道我感觉得对不对。我的问题是:名人之后如何面对这种生活,如何面对众人的看法?王道老师可能也采访了他们后辈这些人,不知道有没有这方面的反馈。

@绿茶:我顺着石头说的家风问题说。的确是这样的,家风这个概念一定是在一个很大的家族传统中才能够慢慢形成的。我自身就有这个感觉,我们家是一个特别大的家族,但不是那种豪华版家族,我们就是一个农民家族。但是我们家族非常庞大,我奶奶90岁生日的时候,我们家所有人聚在一起90多个人,五代90多个人,全家福照出来很壮观的,这样的一个庞大家族,虽然只是一个农民家庭,但是我能够感觉到我们家族的这种家风。

这个家风是什么样的感觉呢?你会觉得作为这个家族成员非常的安全,因为有一个非常严密的家族传统。我爷爷在的时候,他就是一家之主,他即便不是一个很严厉的人,但他还是一家之主的感觉,感觉这个家族有一个顶梁柱在那里。我爷爷73岁去世的时候,在那个年代我爷爷活到73岁已经是岁数蛮大的。我爷爷去世的时候,我爸爸是老大岁数也蛮大的,你突然觉得这个传承接下来了,我爸爸一下子变成家族的核心,就是那种感觉,不会断。

包括现在,我爸爸70多岁了,他还在,但是你感觉到这个家族已经往后延伸,我爸爸在整个家族里面属于被尊敬的长者,但已经没有什么话语权了,而变成我大哥。我大哥和我们是属于“旭”字辈,我们这辈分里他是特别有话语权的人,所有我们这代孩子几乎都很听他的,或者说他的话总是有一定的威慑力。这是潜移默化的,不是所谓的文化传统,是只有家族内部人才能够感觉得到的氛围。再往下一辈,我哥哥以及我那些堂兄,他们的孩子都是按照这个辈分起名字的。但是到我的时候,因为我最晚要小孩,所以我没有给我的小孩按照那个辈分来起名字,因为我觉得下一代辈分的好名字都让他们给起过了,到我这里不知道起什么名字好。

@邱小石:我插一句,你说取名字这个事,包括合肥四姐妹,包括这几个“和”,老分不清楚,老要去对应哪个在前哪个在后。我有一个亲戚,他们家取名字就是叫何开一、何开二、何开三、何开四,这样就分清楚了。

@绿茶:这种传统可能在我们家估计还能够再传承一两代,在我往后下一辈的孩子,就已经完全不一样了,那种凝聚力已经没有了。为什么呢?到我这个辈分的孩子已经开始四散各地,再往下更是四散各地,有些甚至在国外,这种家族的凝聚力就慢慢就缺失了。

我老家在温州那边,尤其从前,对中国传统家族制度非常守定。我们那里每个县市的宗祠非常活跃,我爸爸这次来跟我说,我们这个县市的宗祠又盖了一个豪华版的,每个人都要在里面重新修订族谱。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是要有一个成长礼的,比如到18岁还是多少岁的时候,我们要在宗祠里面办一个很豪华的成长礼,然后摆很多的桌,县市的人、附近村落的人都可以来吃,吃完就走,不用花钱,办成长礼的家长来承担费用。所以我对这种家族史的作品特别感兴趣,因为能够从中读到自己内心对家族的感受。

但是我在读的时候又有一个疑问,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家族史应该怎么写?王道老师这是一种写法,从家族发端写到几代人的传承和每个人的生活轨迹。因为这个家族比较特殊,每个人都值得写,每个人都很厉害,都很知名,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拿出单独一个章节来写。但是这样有一个问题,就变成很平均了,因为每个人都得照顾到,每个人都要写到。你如果再把这个扩充的话,可能变成十本书甚至不止,很多人看这样著作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办,比如我对张充和感兴趣就挑这一章读一读。

对家族的这种传承,以及家族的维系,有几个特别重要的人。因为四姐妹我们之前了解得多一些,包括她们的夫婿,所以这次看这本书的时候反而更多地看我原来不熟悉的人,来丰富我对这个家族的理解,尤其是长辈,张树声的父亲张荫谷。还有陆英,这里面的落笔也很多,一翻开来就先写陆英在这个家族的独一无二性,后面还频频地提到陆英,而且很多段落会涉及对陆英重复的追加式的描述。所以我想知道家族史在写作过程中应该怎么突出重点,或者说怎么平衡家族写作的范式问题。我一直在想,有没有一种让你觉得更科学或者更完美的家族史的描述方式,这是我的一个小小的问题。

读邻廿五(2)家风是偶然形成的?

 @讷言敏行的猪:这本书是我今年读的最好的一本书,看完以后非常受触动,也许它今年可以入选年度五书。我的感觉是读完之后有一种斯文的美感和触动。我们现在的社会,斯文扫地、金钱至上。很多人在追求斯文,只是拿来敬仰一下,实际上回家以后关起门来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最后作者手记中有幅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张家人经历了几代人的复兴,他们的后代不是为官就是为富,各种各样的行业,但是他们却可以把这种家风传承下去。书中张充和有一句话“经历了很多,什么生活都可以过,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不要在乎”,我想这是不是真正斯文体现出来的力量?不声不响的斯文有不声不响的力量。我就说这么多。

 @沉醉寒冬:我对家风这块不太敢谈,我想说一下王老师写这个传记材料这块很有意思。我看了其他几本书,关于四姐弟的,允和、充和这十多年来也有几本书,这个材料最重要的参考就是《水》那本书,这本《流动的斯文》看上去很厚,但是看完真的可以把那几本书都给省略了,除非你想关注沈从文家书的内容可以再另看。我看这两本书特别快,因为特别熟悉,有些很总结的话,文笔非常好,非常用心。这本书里面单写每个人其实是散的,很适合登在杂志上三五千字的文章。我觉得这个材料处理简直就是写传记的典范,因为这个材料要说多也多,要说少也少,挖掘的话其实很难的,只有三位活着的,往下的人可能找他们聊都很困难。确实很用功,感觉已经做到极致了。

话题:



0

推荐

杨早

杨早

645篇文章 20天前更新

文化学者,作品《野史记》,正编《话题》系列丛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