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第26期阅读邻居

主题:师敌

书目:《扶桑十旬记》

时间:2014年6月14日14:00

地点:读易洞

@王珲

《千里走日本》

艾伦·布思

黄山书社

读邻廿六荐书(2)红娘是莺莺的饶头

作者是生活在日本很多年的英国人,会说非常熟练的日语,他当时为了深入的了解日本做了一个决定,是在九十年代初,他从日本岛的最北边北海道,徒步一直走到最南头。这本书就是讲他一路徒步的感觉。阅读这本书我会觉得欣喜,原因跟看《禅的行囊》的感觉一样,首先他文笔非常好,翻译的也好,再次是他很幽默,他的那种幽默源于一个西方人对异国他乡的热爱,而且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也因为这样的文化差异,他可以把让他又喜欢又讨厌的东西特别幽默生动的表达出来。同时他笔下九十年代初的日本,可以让你想起八十年代初的中国或者是北京,刚刚改革开放,好多地方还保持着很好的原生态,没有被破坏。

@邱小石

读邻廿六荐书(2)红娘是莺莺的饶头

《机关枪的社会史》

约翰·埃利斯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我自己对军械军事没什么兴趣,重要的是“机关枪”和“社会学”这两个联系比较有趣。怎么联系起来的呢?序言里面有一句话,毛泽东说的“枪杆子里出政权”,我一下就明白了。书主要是讲一战时期机关枪技术的演进,从最初人们以血肉之躯的力量作战,到突然有这种武器之后的震撼。

@杨早:我翻了一下,我看到机关枪,但是没有看到太多的社会史。

@邱小石:对,他说的技术史就是社会史。

@杨早:重新定义了社会史,跟我想象的不一样。只不过他不光讲枪本身,他会讲到军事运用、商业利润,它如何生产的、如何被推广的,但是总的来说,它还在武器史的范围之内,并没有超越这个。吓我一跳,我还以为他会讲到机关枪玩具,讲到大家对“机关枪”这个词的使用,比如大家平时会在什么意义上使用机关枪这个词?它怎么进入我们的脑海中?我们用什么方式形容机关枪?

@邱小石:比如我们会用机关枪来形容我们说话的语速。

@淑婵想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法)古斯塔夫·勒庞

江西人民出版社

读邻廿六荐书(2)红娘是莺莺的饶头

首先,不推荐江西人民出版社这个版本,里面有很多错字。这个书为什么好呢?它很细致的从大众心理学的角度对群体的心理、群体的分类、群体的特征等等进行剖析。里面有一些话还不错,比如说“越模糊的词语越能对群体产生影响”、“永远是谬误而不是真理在推动各民族的演变”,比如他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最大的是智力而不是情感和本能”,这也就回答了为什么煽动群众可以如此容易,而且我们无法与群体讲道理。

但是这个作者有些观点也不是很对,比如他说法国如果是共和制的话是没有前途的,但事实证明不是这样的。他说英国殖民印度,使印度普及了教育有了学习文字的能力,而这让印度有了反抗的欲望,作者对此是批判的态读,我觉得这个立场有问题。

@杨早:这本书近十年,因为中国的群体事件越来越多,所以非常走红。但是最近也有很多人出来批判这本书,因为它不是严谨的社会学著作,更多的有点像格言集,通过非常精妙的格言阐述群体行为,但更多是判断,而不是论证这个事情,有这么一个批评。

@吴真:另外一本跟这个有关,《沉默的螺旋桨》,那本译的比较好,对舆论、谣言的传播进行剖析。

@吴真

《王实甫<西厢记>汇评》

杨绪容

人民出版社

读邻廿六荐书(2)红娘是莺莺的饶头

我很惭愧,第一次来参加,所以我不知道要推荐书,没什么准备,而且我最近没怎么读书,都在写论文。我过去一整年都在带研究生读《西厢记》,我整天在微博上也推广《西厢记》。因为我们是用会读的方式,有一本明代的注本,王骥德,他是万历年间一个著名文人的注本。再用王季思的著本,五十年代的著本。还有一个是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毛麒麟(音),就是毛西河(音)的注本。我们读的很慢,这个课这学期要结束,我们每星期读,到昨天为止读了十九折,这还是很快的速度,最后三次课都是以每次两折的速度读,原来一星期一次课,三小时,我们就读半折。在比对的时候觉得读《西厢记》这种世代沉累的故事,最后才定型一个文本,这样的一种古代文学作品真的要进行会读,很多版本放在一起比较,你才会对这个原著,对这个文本,还有人物的逻辑,他为什么到这里会这样改。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关于红娘对张生是不是有意思,红娘心里面有没有期待自己像《红楼梦》里面的平儿一样成为通房的丫鬟。在《西厢记》会诊记里面,红娘几乎没有,在唐代的。到了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里面,红娘是一个突出的角色,她跟张生的互动里面,隐约有看到看到她对张生有意思。但是这个有意思要分版本来看,同样的王实甫的《西厢记》,红娘跟张生说“我做了你们的牵头”,明代有一些版本是说牵头。另外一种版本的系列主要流传在绍兴一代,就是王骥德那个版本,是从徐文长那里传下来的版本,那个版本是说饶头,饶头等于是买一送一,送的那个一是饶头。牵头意思是说我是撮合的、我是媒人,饶头变成是买一送一,那区别就很大了。其实版本不同,导致你对文本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同样一个文本就有不同的解释。所以又有第三方,比如像凌蒙初,《三言二拍》的编辑者,他很讨厌这种认为红娘对张生有意的看法,他觉得这是侮辱了红娘。

我们在读这些习以为常的文本的时候,像《西厢记》明代有30多种批注本,清代也有很多,如果把很多批注本放在一起,读本文,读批注本,你会看到明清人很多观念在里面碰撞。这一年这个课下来,我自己觉得收获很大,跟我一起读的研究生也觉得收获特别大,所以这种会读的方式可以是读书会的一种方式。

给大家推荐的就是,以前我们拿到很多批注本是不可能的,因为很多版本很稀有,而且很多藏在日本。但是这几年中国古书整理业大量发展,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买杨绪容出的《王实甫<西厢记>汇评》,他把明代二十六种评论,而且是一句本文,下面有多少人的批语都汇集在一起,我们不用像前人那样找很多很稀有的版本放在一起,然后一本一本排列读,现在不需要了,现在有一本书就够了,这是最近出版发展带来的便利。

@AaronShen

《建筑设计的470个创意&发想》

每周住宅制作会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读邻廿六荐书(2)红娘是莺莺的饶头

看这本书时我正好要做一个PPT,后面有一些化简的东西很难,但是我看到书里的一些理念,比如怎么把图像做的具像化,我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因为这跟设计相通,可以发散思维。

@杨早

《文学史微观察》

李洁非

三联书店

读邻廿六荐书(2)红娘是莺莺的饶头

刚才石头推荐那本书,我突然想起罗志田写过一篇论文,叫做《机关枪与线装书》,都来自于吴稚晖的话,吴稚晖说第一线装书都可以堆在毛厕里不看,第二凡是这些所谓的四五十岁的老人,都可以用机关枪全部突突掉。这里面含着现代性以后对传统比较极端的看法。我随便提一下,大家有兴趣可以关注。我刚才说机关枪在我们的语言生活里面,估计一般人谁也没用过机关枪,军训也不会用到那个东西,但是语言生活中经常会使用到这种词,如果做成语词史或者社会史会比较好玩。

我推荐这本书是正在读的,还没有上市,但是快,李洁非的《文学史微观察》。我为什么推荐它?因为李洁非自己做延安文化研究出身的,这本书从一些小的东西进去看整个文学史的变动。我举一个例子,第一篇叫润笔,实际上就是稿酬,稿酬怎么来的。他谈到稿酬对于现代文学史的作用在于,它对一个人的职业选择起到很大作用。老舍就一直不太敢当职业作家,他试过,他想放弃山东大学的教职去上海住十几天,想想自己能不能靠职业写作生活,后来完全被打垮了,然后回来继续教书,直到出了《骆驼祥子》以后才真正放弃教职。鲁迅之所以敢辞去教职,因为他不喜欢教书,跟他的版税收入有很大关系。郭沫若是最惨的,一直卖不起价,他在某一段时间突然从喜欢庄子、陶渊明转向喜欢马克思、列宁,就是因为在上海过得太惨,妻儿都养不活。所以稿费的制约对一个人的政治立场、一个人的思想选择是有极大的关系。

如果说到这里为止就跟市面上的“民国作家生活状况”那些书很相似,但是这本书好的地方是往下再说。到了延安时期实行供给制以后,所有东西都是政府给你的,钱已经变得没有用处。那时候延安的边币相当于法币的八分之一,美金的三十分之一,但是延安的人过得很好,在延安你拿到钱也买不到东西,都是以物易物,而且基本是按照等级来分的。最大好处是把干部分成三十级,把作家也放到这个体制里面,本来作家之间,古话叫做“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现在一下子分开了,你是几级、我是几级,碰到一起一对就知道了。所以作家等级制从延安最早出现的,到现在为止还在影响我们的文学生活。比如最近柳忠秧跟方方的事情,很显然,不管什么级别,你拿到了鲁迅文学奖,你的级别就不一样,你见到别人的姿态就不一样。因为我们现在是双轨制,也有人靠稿费生活,也有人靠体制,但是对比一下就会发现两个方式很有意思,如果从控制角度来说,组织化的文学生活是非常有效的。

还有一个例子,鲁迅拿过四年大学院,也就是后来教育部的钱,每个月300大洋,一共拿了一万多。但是那个东西对鲁迅毫无要求,鲁迅一边骂政府一边拿这个钱,后来很多人拿来证明鲁迅人品不好,拿了钱还骂。但是反过来你也可以说,当时国民政府还是有这个度量的。

@刘柠:貌似拿的时间更长,到上海也在拿。

@杨早:他是从1927年拿到1931年,四年之间他一直在拿这个钱,拿了一万多块钱。以前有人说是跟蔡元培的关系好,但这个实际上是会词,因为这个钱不是蔡元培给的,是国民政府给的,一开始五个人,包括吴稚晖、李石曾、周豫才,这个不是蔡元培对他好,而是国民政府会容忍这样一个人,我养你,但我又不对你有要求。到后来就不行了,后来是我养你,但是我对你有要求。

从这些细微的地方进去,有时候可以看出这种宏大叙事,反而你看不到的地方,这本书虽然没有出(现在已出),强烈推荐大家到时看一下。

0

话题:



0

推荐

杨早

杨早

645篇文章 20天前更新

文化学者,作品《野史记》,正编《话题》系列丛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