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3月14日(周一)下午,去参加了《〈大先生〉新闻发布会暨开票仪式》,喝,那叫一个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谁害了鲁迅:许广平?还是上海?

 

具体内容我就不重复新闻报道了。总之这是一场被止庵老师评为“见过的最好的发布会”的发布会。

 

为啥呢?内容瓷实呗。我的直观感受是像论文答辩。九个评委针对编剧李静、导演王翀轮番拷问,场面之激烈,用某老师的话说,“我要是导演,就跟他们打起来了”。

谁害了鲁迅:许广平?还是上海?

拷问虽然犀利,应该不影响票房。有听众在群里发言:

“导演这么帅,我当然会去看啦!”

谁害了鲁迅:许广平?还是上海?

 

下面只说我印象最深的。

在这部戏里,除了鲁迅,其他角色都是傀儡。

谁害了鲁迅:许广平?还是上海?

谁害了鲁迅:许广平?还是上海?

 

这是一开场表演的鲁迅与许广平片段:

谁害了鲁迅:许广平?还是上海?

谁害了鲁迅:许广平?还是上海?

关于鲁迅许广平那场戏,编剧李静说,她一直写得不满意,现在这个版本有点酸酸甜甜的感觉,看着让人不太好意思。其实鲁许二人的情感世界一直有苦涩的成分,但照顾到全剧暗黑的基调还是需要一点亮色来调节,就写成了这个样式。导演的处理很有想象力。蓝色汹涌的海洋,鲁迅翻滚的肢体和意味复杂的笑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段戏“过于纯情”的问题。

谁害了鲁迅:许广平?还是上海?

所以李静老师在思考怎么改写台词?

 

为什么鲁迅要在蓝绸里冲撞,在蓝绸上翻滚,有人认为是蓝绸是象征“爱情的海洋”,我说,如果这是爱情的海洋,我看到的,是一个中年男人爱上女学生,或被学生的爱攻打时,对没顶之灾的恐惧。

谁害了鲁迅:许广平?还是上海?

 

 

鲁迅是很缺爱的人。尤其跟夫人朱安全无感情(《奇葩说》辩手李林老师说,他一看到朱安的照片,就想给鲁迅额头上贴俩字:渣男!),但他跟朱安的家庭内部敌对,会伤害母亲的感情(那是“母亲的礼物”)。在学生许广平炽热的爱情面前,鲁迅当然会觉得“我不配”,以及会顾惜到母亲、家庭、名声,甚至内心不太认同又未必敢全行决绝的传统伦理。

谁害了鲁迅:许广平?还是上海?

朱安女士:我也是鲁迅的遗物

 

所以,鲁迅此时的心里,有甜蜜,但也有同样的恐惧吧。

 

我这个说法,又引起了某老师(未征得同意,姑隐其名)在会后的高论:

鲁迅与许广平结婚,是害了鲁迅。你看鲁迅跟许广平结合之后,就没有什么好作品了,既没有《彷徨》也没有《野草》。他就是要在朱安身边,没有幸福的家庭生活,怀着寂寞与恨,才能写出好的作品。

谁害了鲁迅:许广平?还是上海?

 

呃,从作品来看,好象是这样。可是,到底是许广平的问题,还是鲁迅从北京到了上海的问题?鲁迅后来“北平五讲”期间,曾致信许广平,说想做做学问,但两间居屋,几年粮食,除了在北平这个大学区,在上海不太易得。

其实也不光是经济的问题。1927年蔡元培出长大学院,聘鲁迅为特约著作员,按月有三百大洋,加上之前作品的版税,也不是过不下去。

但是,上海还是个舆论中心。鲁迅后期主要从事杂文写作。这不只是文体的转换,也是生产方式的转换。鲁迅每天看多份报纸,剪下值得注意的报道或言论,写一篇或驳或讽的文字,次日便可登在报纸上。可以说,他是平媒时代的时评圣手,是微博时代的超级大V。

这种舆论氛围,与北京那种比较沉静,比较倾向于原创、治学的环境大不相同。这应该也是鲁迅创作模式转变的重大原因吧?

反正,以鲁迅的睿智,我相信,他在面对许广平的攻打,应该已经意识到,如果接受了她的爱,自己的生活,会有天翻地覆的改变。至少在北京,是住不下去了。

最终,他选择了放弃那个有母亲、妻子、二弟和知识群体的旧都,在厦门,广州,辗转移时,末了落足上海,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谁害了鲁迅:许广平?还是上海?

杨早讲史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到底是许广平,还是上海,害了鲁迅?或者,祸不单行?

都是闲谈,不要当真。鲁迅的形象太固定化了,神圣化或妖魔化,都不是王道。只要能让鲁迅的形象多元化的东西,都值得赞许与支持。

比如《大先生》。

你懂的,这是一篇没收钱的软文。

有兴趣看的,3月31日到4月3日,四个晚上,在紧邻地铁出口的国家话剧院,首轮献演。大麦网有票。

谁害了鲁迅:许广平?还是上海?

 

最后说一下当天的主持人鹦鹉史航。他特意穿了一件猫头衫,说“听说鲁迅不太喜欢猫,我是代表猫和喜欢猫的人,来跟鲁迅和解的”。

谁害了鲁迅:许广平?还是上海?

 

要和解,是好事。但他又说:其实鲁迅更讨厌狗,对吧?

我觉得这是不对的。在《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里,鲁迅明确说,他不讨厌狗,他只讨厌叭儿狗,因为它们明明是狗,却长得像猫。

至于讨厌猫,《狗与猫》里也说了,小时候听了谗言,误以为猫咬死了心爱的负鼠。后来虽知道冤枉了猫,但恶印象洗不掉了。而且,他讨厌听猫叫春的声音。

 

本文大部分现场图片摄影为王祥、李牧,特此致谢

 

话题:



0

推荐

杨早

杨早

645篇文章 20天前更新

文化学者,作品《野史记》,正编《话题》系列丛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