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要去,那当然是去掉《三国演义》。
说三个理由:
(一)从语言来说,《三国演义》是半文言式,其馀三本《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都是白话小说。中国古代小说有文言与白话两条路线,虽然古代文学学科并未截然两分,但自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对后世中国文学产生主要影响的古代作品,还是以白话一支为主。从文学层面而言,三本白话小说对后世的影响更大。
(二)从题材来说,四大名著里,只有《三国演义》主写政治军事,其他三本主要写的是“社会”或曰“世情”,《红楼梦》主要写家族,但家族也是一个小社会,《西游记》看上去神怪妖魔,但神怪世界更是社会的投影。《水浒传》就不用说了。它们都多少带一点明清社会的“百科全书”性质,比如《水浒传》虽然写宋代,但里面的价格,习俗,器具,很多是在实写明朝。《西游记》写的是唐朝,但明朝风味浓郁。只有《三国演义》,几乎谈不上有社会风土的描写。
(三)从创作风格来看。鲁迅是不太喜欢《三国演义》的,理由呢,一是觉得它的虚实结构不太对,是“七实而三虚”,如果按照小说是虚构作品的基本定义来说,七分实,三分虚,介乎于小说与历史之间,难怪经常有人将《三国演义》中虚构的情节如落凤坡当成史实。也就是说《三国演义》缺乏对历史的框架性改写。第二点,它的人物过于类型化,“欲显刘备之长厚而近伪,状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这也不符合好小说人物复杂化立体化的追求。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应该与《东周列国传》《隋唐演义》放在同一个系列里,与《西游》《水浒》《红楼》是有些格格不入的,算是两种流派。与后三者更接近的,是《金瓶梅》《儒林外史》这样的小说,而这些世情小说,文学成就要更多一些。
本文首发于悟空问答栏目。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