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今天是我姑姑70岁生日正日子,早上姑姑发在群里一篇怀念文字,祝姑姑七十寿辰万事如意,幸福康宁。
 
去祖母的娘家泰州,看曾外公故居,“近乡情更怯”!怀念己去世五十四年的祖母。想想祖母不及我现在的年龄而走过的艰辛岁月,感叹嘘唏!
祖母幼年丧母,父亲在外做官,有限的父女团聚,父亲对她关爱有加!外曾祖父与我的高祖杨福臻为同科进士,遂为莫逆之交。先是把自己的妹妹许给了杨家做儿媳,又先后把三个女儿嫁给了杨家做孙媳,祖母十多岁即离开父亲,嫁去了高邮杨家,适杨三房杨芾之子杨遵矩。高邮与泰州是邻县,距离并不远,但彼时交通不便,祖母回家探亲的机会不多。时祖父尚在北京念高中,后又去上海念复旦。祖母在杨家孤单冷清,亲姐妹在杨家成了妯娌,除了侍奉婆母,便是做女红,昼夜与诗书为伴。祖母读过几年私塾,古诗文记得不少,三从四德更是了然于心。与祖父成婚后八年,始有了她的大儿子,即我的父亲。后来又先后有了我的二叔、大姑妈、三叔、小姑妈。祖父大学毕业后在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教育科做事,祖母便开始了与祖父随工作地点变动的生活。这之前(之中?之后?)祖父还做过家乡高邮的教育局长,据说为了付清拖欠教师的工资,把祖产卖了给教师付工资。这中间还有家乡发大水,全家在苏州寄人篱下避难。抗战爆发,国民政府迁重庆,祖母只得把年纪稍长的二叔和大姑留在上海,讬付给亲戚,自己带着年幼的三叔、小姑历尽艰难,终与祖父在重庆相聚。(其时父亲己随在读高中迁至万县)。抗战的岁月,高温酷暑、飞机轰炸,祖母带着一双幼儿幼女住重庆郊外歌乐山下廖家店职工家属临时住房。祖父则只身在市区内上班。贫困交加,不及抗战胜利,祖父便病逝于重庆郊外寓所,无以为葬,重情谊的同事们为其操办简单葬礼。后尸骨无存,现在成都与祖母合葬的墓穴里只有他的几件遗物。
祖父去世,好在我父亲参加了工作。“夫死随子”,祖母便开始了依靠父亲生活的岁月。
 
抗战胜利后回南京,去上海,返重一庆,最后定居富顺。二叔病死南京、大姑随工作单位去了台湾。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我在母亲的老家四川富顺出生,从此与祖母相依相伴十六年。留下了我一生难以忘怀、刻骨铭心的记忆。今天,我七十岁了,过上了比祖母当年不知好多少倍的生活。在这特殊的日子,我怀念祖母,愿祖母安息!我亦感恩我的父、母!“养儿才知父母恩”。他们的一生同样充满艰辛,又是另一番的不容易。愿他们能在天国与祖母,与去世的亲人们团聚。
今晨醒得太早,在手机上写了以上文字,不便修改。留做纪念。感谢所有关心我的亲人、朋友,有你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关爱与支持,我才得以较为顺利、健康、幸福地生活!谢谢你们!!!
 
杨永 2019年10月丨日晨于浙江萧山
话题:



0

推荐

杨早

杨早

645篇文章 20天前更新

文化学者,作品《野史记》,正编《话题》系列丛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