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打开《早生贵子》,仔细翻阅,我不由笑了。这是典型的“标题党”了,每个字都没毛病,但书中内容只以育儿经验为辅,以冷眼观察为主。也对,人生有涯,各人就要做自己擅长的事。作者擅长的,不就是冷眼观察么。

杨早是个擅长思考和表达的人,但他更擅长在私人生活和公共表达之间维持界限和克制感。他在书里也有一点点具象的育儿生活,也提到一点点其祖辈、父辈的线索(难免有家族气质因袭的暗示),更提到作为一个“辅助者”的地位——在家庭协同工作中,他自觉表达着对女性的高度尊重,他承认和夫人相比,自己的育儿技术更粗糙,更被孩子“嫌弃”,颇有知耻后让的姿势,这很难说是自谦,还是“挽尊”,阅读时,倒让读者多了一些促狭的趣味。

我最欣赏的,是杨早既在生活中,又自觉养成的抽离感。我认为这种抽离感应是父母的基本能力,具象日常难免繁琐,若无抽离,育儿内卷化时时发生,我们很可能被焦虑裹挟,及至泥淖而不自知。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成为父亲,让作者可能更关切“他人之子”的状态,或者说,他必须关注孩子所处的生态。新闻中、电视上、社交媒体中,我们到底在讨论什么呢?杨早从来是个积极参与各种热点讨论,且颇有见地的学者,大约,父亲的身份让他的讨论更具参与感吧。

作为知识分子,应该如何发声?如何担负起社会责任而又不那么聒噪自大?这些观点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关于儿童教育、伤害、减负、家校关系、师生矛盾、大学教育……这本书中的每个问题都可以豪起一行,每个问题似乎也只是潮来潮去,答案不清。

作为父亲,“我”能做什么?参与讨论,是否得到令人心安的结果呢?那些渺小的个体无力感是否有所消弭?似乎,就还,随缘。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每个父母都像作者那样思考和表达,孩子们的生态会绿色可持续得多,父母也拥有更多元的生命模板参照——我们不必趋同潮流,每一种生活和选择都是合理的,我们不必顺应扁平化的价值观,一味追求“成功”,而是选择自己最适合的姿态,并且,保持冷静、观察和自省。

我最喜欢的是书中第四辑,章名也极好:该不该群嘲上一代?某种程度上,我认为抽象的中国式亲子关系很难改变,这大概也是生态问题,甚至“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是一种诡异的,不可抗拒的命运循环。具体到小家庭,“亲子关系”似乎有向好的可能性,这和大环境的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更迭不无关系,细化到方法论上:如果,上一辈和下一辈不彼此Judge,达成双向谅解,“难得糊涂”,岂不美哉?

当然,这是一种理想。抛过光的,少量家庭可追梦。

还是跟着作者到其历史研究,去窥看那些民国人物的亲子观和成长观吧,毕竟他育儿方才10年,术业专攻那些近代史,倒是更咏志些。

我们常和作者讨论“回到历史现场”,应该如何看,如何写?杨早也研究汪曾祺,发明自沈从文,沿袭于汪曾祺的“贴到人物写”的方法,在这本书中很有体现。

他带我们发现另一个鲁迅,另一个沈从文,甚至另一个梁簌溟。贴着人物思考,通过史料还原历史人物的人生节点和瞬间选择,我们看到另一个鲁迅在亲子关系中是愚孝的、无可奈何的、深情的,这和公共文本中斗士般、散发着傲人光芒的鲁迅不一样,这种矛盾感不亚于其奋力批判的社会矛盾的激烈,这又成为鲁迅之“怒”很好的情绪补充——感性生活和智性生活的夹击中,鲁迅为人子、为人父的纠结与斗争,舒畅与宁馨,遗憾与悲伤,尽之。及至海婴给爸爸道晚安篇章,令人泪盈于睫。

关于沈从文,还原到他少年从匪从戎,到青年丛文,到老年从“艺”,杨早用到“草蛇灰线”一词,甚为贴切,这个三十岁就经历饱和到一本书承载不下的人,如何从血与火,贫穷与无知,走到智性开启,人生丰睿的状态?

隔着时空,我们只能通过阅读为历史人物的命运惊叹,或慨叹,从他们的成长历程、家庭观和亲子观去看,他们便多了血肉感,某种程度,也是为被固化的伟正形象驱魅。无论鲁迅、沈从文们的命运是奇崛还是多舛,作为被研究的对象,他们已成为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课题,将他们的一生当成一个体系来看待,我们才后知后觉其命运选择与生命奥义。我更期待某一天,杨早能够更全面还原他们的内心世界,进行更深度的阐释,既然,已经起了个头不是?

最后再看“早生贵子”四个字,便叹服这是个好书名,更是个好话题了。此贵也,亦如珍珠,是一个父亲的惶恐之录,觉察之辩;亦如契机,让一个优秀学者开启了人父的维度,更近大家内心,潜游大家三观,重述大家故事。

无论是碎片思考,还是鸿篇治学,这最接近人性的直觉,这天真的角度,可谓幸福,幸运。

作者:杨早

生活·读者·新知 三联书店

2021年1月

话题:



0

推荐

杨早

杨早

645篇文章 20天前更新

文化学者,作品《野史记》,正编《话题》系列丛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