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各位朋友,新年好。
 
好久没跟大家聊聊电影了。今天是初三。早叔初一看了《流浪地球》,初二看了《疯狂的外星人》。今天看这两部片的票房排名也是数一数二了。在群里大家为这两部电影也是争得不可开交,那早叔就稍微完整地说说看法。
 
《流浪地球》总的来说四个字“师夷长技”,转换成白话文,就是以山寨好莱坞的方式反好莱坞。
 
很多人喜大普奔,觉得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降临,我们终于有了拿得出手的硬核科幻,中国人体现了自己的文化实力……这种盛况,有点像当年长春一汽造出第一辆汽车,大庆油田挖出第一桶石油:洋人有的我们也有了!
 
他们不是看不见这部电影文戏多么中二,不是不知道片中生活细节的浮皮潦草,不是不清楚故事的推动力多么薄弱,叙事又是多么脱节。但是他们觉得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科幻电影史,不,中国电影史被改写了!
 
“要看人性、故事,我何必找这部片看呢?”他们说。宏大的科幻背景下,冰冻的国贸和东方明珠就足以让人脑嗨了不是吗?
 
美好的前景在影评中一一展现:大过年的,在娱乐中进行了科普,吸引了公众对科幻的注意力,让贺岁电影不再只是喜剧,票房高昂又可以帮助更多科幻片的拍摄……“这次跨越性的成长提供了中国电影整个行业的成熟感和力量感。”
 
如果你想在过年时获得一种满足感,自豪感,优越感。那么最好的选择大概是不去看《流浪地球》,听听颂歌就够了。“一部科幻片改变了中国历史”,这种标题迟早会出现的。
 
如果去看了,也可能很嗨很满足,也可能像早叔一样,觉得狐疑:这是那部我看到中段就想按快进键的电影吗?
 
《流浪地球》是很好莱坞的,因为好莱坞这么多年的积累,已经制定了末日灾难片的大致框架与基本规则。我们(包括早叔)盛赞的特效,其实就是“初步达到了人家的水平”。这里面当然充满艰辛坎坷,毕竟每个镜头都“充满了铜臭味”。不容易啊不容易,这且按下不表,因为表的人太多了。
 
《流浪地球》也是很中国的。它的“中国性”不仅表现在人种或地名上,或是多少有点刻意地尽量减少英语的使用,主创其实很明白更有难度的挑战何在:什么是中国科幻的精神内核?换言之,什么是影片要输出的价值观?
 
 如果没有这一层,学习好莱坞就只是师夷长技,这事儿好莱坞也能来干,不就是黄色面孔说国语吗?白人不懂中国,让温子仁来导总可以了吧?《海王》照样有出色的特效。
 
 所以我也很佩服不想要“人性、故事”的朋友,真应了早叔的快评:“如果剪掉所有对白,这就是一部好电影”,一个小时特效看到饱好不?
 
恰恰在这个关键问题上,《流浪地球》表现得非常无力。郭帆对主题的解释是“对故土家园的情感和依恋是中国的价值观”。
 
呃……我们姑且不去深挖这个判断是否成立,那个需要做太多历史与社会分析。就让我们像承认整个流浪地球木星弹弓一样,承认这个设定,那么,影片是怎样去表达这种价值观的呢?
 
还是抄一段刘慈欣的说法,以见创作之初衷:“地球在中国人心中象征着人类全部的生活、文化和历史……太空航行是一种离开本源文化去流浪的情结,如果把地球变成宇宙飞船,就有了更深的含义——我们不是在流浪,依然和我们古老的文化在一起。”(《南方周末》报道)
 
所以,即使地球表面冰冻三尺,即使北京地下城里凋破混乱,即使幸存的人都是通过抽签决定的生死,我们“依然和我们古老的文化在一起”?住在那个有着古老的文化的地下城,刘启想逃出去,因为不想见即将归来的父亲,韩朵朵想逃出去,因为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而外面的世界反讽得很,因为地球也在拼命地往外“逃”。往大了说,地球是家,太阳系就不是家吗?往小了说,片中众人都嚷嚷着要回家,最后也就是回到地下城,继续当卡车司机?逝者不说,这些幸存的人,是拿什么在维系“对故园的情感和依恋”?最后吴京对联合政府吼:“没有人的文明不是文明!”然后联合政府就允许他孤注一掷了……怎么没有人呢?七天时间,或再少一点,地球就不能发射一些人种到空间站吗?空间站不是还冻着好些呢吗?李光洁说,逃难的时候,我们中国人带的东西是最多的。中国人也不傻,不知道保命要紧弃其辎重吗?汉高祖急了还把儿女都踹下车呢?前面牺牲了一半的人保地球,后面为了保地球可能连最后的人种都牺牲掉,这个地球到底还有什么,那么值得依恋?
 
或者说,吴京那句话的潜台词是“没有我儿子的文明不是文明”?唔,这倒是很中国。虽然这位儿子远没有葛优招人待见,动不动就犯中二病,明明是自己逃家造成姥爷去世,还口口声声跟别人算账,肯定没背《弟子规》没上女德班……但中国人无条件地看重儿子,为此不守纪律豪赌上整颗地球也能理解。不过,为什么全世界都会认同这种逻辑呢?难道这“十七年”,中国价值观已经普世了?
 
混乱,越想越混乱……
 
要输出价值观,你得先有一个清晰的价值观。好莱坞永远强调“家庭至上”,所以一切危机解决方案总围绕着爱情、亲情,一点儿都不会脱节,有时幼稚到恨不得拿宫斗剧去给他们洗三观。《日本沉没》是另外一种。政府在日本列岛即将沉没前,安排国民向亚洲各国疏散,居然有80%以上的人不愿意去,理由是“跟所爱的人一起走向死亡,这不就是日本的精神吗”,好吧,可以,这很日本。
 
中国呢?各位,咱们扪心自问,中国有什么独特的、稳定的、值得输出的价值观?是“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还是“熊孩子再熊,爸爸管不着你但还是爱你”?再或者,刘启与韩朵朵的逃亡,其实隐喻着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想起了刘慈欣另一篇《中国太阳》)
 
电影《流浪地球》的价值观混乱,已经有人指出,是“反刘慈欣”的表达。在刘慈欣原著中,甚至大刘所有作品中,价值观都是非常清晰的:为了集体的福祉直至人类的生存,牺牲掉部分人的权利甚至生命,牺牲掉某些传统视为神圣的文化,是一种更高层面的价值。所以,在原著中,地球的流浪,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价值观:
 
在这个时代,人们在看四个世纪以前的电影和小说时都莫名其妙,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当看到男女主人公为爱情而痛苦或哭泣时,他们的惊奇是难以言表的。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倒了一切,除了当前太阳的状态和地球的位置,没有什么能真正引起他们的注意并打动他们了。这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关注,渐渐从本质上改变了人类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生活。
 
 
人类不再关注文化与艺术,也把情感压抑至最低点。主人公的父亲喜欢上他的小学老师,就离开妻儿去陪伴新欢,两个月后厌倦了,又回到家庭。母亲对此毫不介意,只是抱怨没有男人就没人会调全息星空。又如“古代曾有过一个伦理学问题:当洪水到来时,一个只能救走一个人的男人,是去救他的父亲呢,还是去救他的儿子?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提出这个问题很不可理解”,因为一切皆有秩序,整个地球已经集体主义化了,人们理所当然按照规则走向生与死的可能,伦理体系变得极端统一、功利、实用,跟“古老文化”半点不沾边。
 
如果要说“把中国人的情感放在太空尺度上”(刘慈欣,《南方周末》),那么,这种极端集体主义是可以算上的。鲁迅曾经议论过这一点,他说为了集体福祉可以牺牲掉部分人,这是“Nature(自然)的话”,但不是“人的话”。大刘在小说中,说的是“Nature的话”,在电影中,又要改说“人的话”,偏生又说得乱七八糟……关于这一点,早叔也没法解释。
 
正是这种价值观、伦理观的彻底反转,让电影只得到了《流浪地球》的故事设定,往里面填充了好莱坞的技术想象,再揉了一坨国产家庭伦理剧进去。所以说,终究只是“师夷长技”,想要“中体西用”,西用有了,中体却空空如也。至于“以制夷”,洋务运动没有做到,《流浪地球》大概也做不到。
 
《流浪地球》是中国电影工业更上层楼的象征,我信。再往多说,会不会又是李文忠左文襄的覆辙?但愿这只是早叔杞人忧天,像我这样没文化真可怕,祝各位好好学习,新年进步。
 
今天字不少了,如果各位乐意看,多点“好看”多转发,早叔明天再来拆《疯狂的外星人》。
 
话题:



0

推荐

杨早

杨早

645篇文章 20天前更新

文化学者,作品《野史记》,正编《话题》系列丛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