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导 言
 
俗话说,新的九月将迎来新的升学。暑假来临,相信一些家长还没到九月就已经开始焦虑了。与硬生生被市场制造出来的新生代“幼小衔接”相比,“小升初”焦虑在鸡娃界具有更元老级传统。
 
随着学科结构的调整,语文学科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这门永远在强调“重在积累”的经典学科到底有没有方法供我们按图索骥?从大的方向上讲,小升初,该怎样学语文?展开来看,又涉及到更多疑问:
 
部编本教材的特点是什么?
 
一旦阅读开始带有“考试属性”,该如何调整阅读的方法?
 
怎样设计长线阅读计划?又如何打开阅读的横向维度?什么样的阅读才算是把“读来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经典名著非读不可吗?读书笔记有用吗?摘抄有用吗?
 
……
 
小孩不懂,做家长的更头疼。面对家长的疑问,杨早、凤梨老师和在校中学生杨枝甘露展开了一场关于语文、阅读和教学的对谈,对于长线抚平教育焦虑,可能会有用。
 
本文转载自“少年读邻”
 
部编本教材引以为傲的名著阅读序列,是以国家名义把书册阅读纳入语文教学与考试,这在我们国家现代语文史上是第一次。
 
只有在这个阶段有充分的积累,将来,特别是面对高考的时候,才能厚积薄发,才能实现思想上的飞跃,甚至你的整个人生可能都会因为这一阶段的储备而改变。
 
读书应具有“跳脱意识”,应有意识地建构“阅读谱系”。
 
大家问大家
 
杨早
 
文史学者
 
第18届叶圣陶杯作文大赛决赛评委,阅读邻居读书会联合创始人。
 
著有《早读过了》《早生贵子》《民国了》《元周记》《拾读汪曾祺》等书。
 
凤梨
 
中学语文老师
 
编著有《如何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小说现代中国》等书。
 
杨枝甘露
 
中学生
 
2021年9月份升七年级。
 
小升初,怎样学语文?
 
两位好。我一直关心青少年阅读,明年我自己的孩子也面临小升初的阶段。
 
想先请教一下凤梨老师和杨枝甘露同学:小升初的语文阅读需要注意些什么?
 
我觉得首先要注意一点,小升初语文阅读变成教学的一部分,也就意味着它天然会有“考试属性”。当我们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有着明确的最终指向,那么阅读的心态、方式与方法肯定有区别(当然,二者会有重叠)。
 
我们现在全国统一用的语文教材是部编本教材,它有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它的写作教学序列,另一条是它引以为傲的名著阅读序列,以国家名义把书册阅读纳入语文教学与考试,这在我们国家现代语文史上是第一次。
 
这一设计的初衷当然很好,希望大家能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学生多读一些经典书籍,但另一方面,当这一设计应用到教学中后,就必然意味着它会带有应对考试的属性,因此一本书到底读什么、怎么读,往往还是要看考试要考什么、怎么考。所以从小学进入到中学的同学要面对的是大量的阅读,这其中可能就会有一部分开始和你的语文分数密切相关了。
 
但是,虽然我们要意识到它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是你未来语文学习的一部分,但同样也需要意识到,如果我们只以提高成绩为目的,考什么便读什么,只求拿分,不求完整阅读,这样做短期内不会有什么影响,但长远来看,会对你的语文学习造成巨大的伤害。
 
小学时我的阅读量很少,写作也不出奇、精彩。而上了初中之后,凤梨老师带着我和同学逐渐提高阅读量和阅读范围;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同时可以到书中提到的地方或与书中有相似风土人情的地区走访。写读书笔记,梳理书的脉络,同时获得写作经验。阅读配着写作和讨论,学习书中的写作方法,将读来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加以强化。这使我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和自主写作进步了许多。
 
二位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一下吗?
 
当然有,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二点,我们想要在中学阶段学好语文,就必须拥有一种长线意识,长远的眼光,尤其是在面对阅读的时候。
 
什么叫长远的眼光呢?就是说,我们要把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乃至未来的大学阶段,都放在语文学习的长线视野之内,甚至这个长远眼光可能还要突破大学到你人生的终点。想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老师、家长帮助学生做这样一个长远的规划。要尽可能的在家里面营造一种按一定顺序、有一定步骤、围绕一定专题去进行阅读的氛围,把每一年要读的书给安排好。
 
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围绕着我们刚才说的部编本教材的阅读序列来进行拓展式设计,这样一方面可以应对考试,另一方面又能用长远的眼光加以充分地积累,将来特别是面对高考的时候,才能厚积薄发,有更多的资源才能实现思想上的飞跃,甚至你的整个人生可能就会因为这一阶段的储备产生改变。
 
凤梨老师说的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具体到实际操作层面,比如在阅读《骆驼祥子》后,凤梨老师带领我们进行了“少年读邻”的走读活动,使我们体会作者的写作方式、方法,更加深刻地了解祥子生活的环境和社会。
 
根据凤梨老师的建议,我们班同学都仔细阅读了作为辅助阅读资料的《老舍和他的作品》,并记录新知、跟进讨论,最后结合名著和教材中第三单元的课文动笔写作。
 
受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启发,同学们采访了身边的“小人物”,记录采访,最后成文。在阅读——走访——广泛了解作者——讨论——采访——写作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不少理解名著的方式,写作的方法。
 
偏科不怕,读出谱系来!
 
杨枝甘露同学说得很好,引出了我想说的下一点,我们刚才所说的是语文学习纵向的长线意识,除此之外我们其实还需要打开横向的阅读维度。这一点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帮助,比如当孩子在读一本必读名著的时候,和这本书相关的一些书也可以引导孩子进行阅读;再比如,除了局限于书本身的文本外,我们有没有可能用跨学科的视野,从多种角度进行切入?或者说,我们有没有可能将这本书和实践相联系,让实践、阅读和写作能够打通贯穿在一起?这些都是非常值得去尝试的。
 
能举一些具体的例子吗?
 
例如我和同学们在读《西游记》的时候,除了读好这本书,了解它的线索情节以外,还可以设计一些项目,比如我们设计了一些西游记的游戏牌,我还邀请了一些同学来讲解《西游记》的人物然后做成一些音频节目等等。
 
是的,在《西游记》的卡牌制作活动中,从写文章到画图,再到录音,我们对名著中的人物进行了不少深刻地剖析,也能更加了解人物性格和作者的写作目的等等。
 
再比如杨枝甘露同学提到《骆驼祥子》走读活动,那我们家长是不是也可以陪着孩子到北京逛一逛,看看祥子走过的那些地方,让孩子身临其境地体验一下,看看老舍写这本书时脑子里想的是什么,那个画面到底和小说有怎样的关系。总之,要将书读得“活起来”,让孩子充分感受一本书的整体氛围,才能加深对整本书的理解。
 
除了实践层面,刚才提到的“横向阅读”具体应该怎么操作呢?
 
还是以《西游记》为例,作为家长来说,我们可以就《西游记》中的一些专题问题来进行探索,比如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来讨论一下《西游记》里那些非常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背景,如佛教和道教的概念啊,那些五花八门的武器背后有什么隐喻啊,情节里隐藏着哪些秘密等等。这些其实在许多解读《西游记》的文章中都会提到,那么家长就可以引导孩子一起读一读,开掘作品以外的文化话题。
 
再比如说我们读《海底两万里》,这是一本很老的科幻小说,现在来看已经完全科幻不起来了,那我们可以在这本书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科幻小说来看,比如很受中学生欢迎的阿西莫夫,或者当下很流行的刘慈欣。甚至我们可以涉猎一些科学史或者科幻写作史,来让孩子总体把握科幻小说的特点。通过这样的横向阅读训练,能让孩子从一部作品出发,对一系列作品、一系列知识有一个系统化、立体化的了解,这也是建构谱系化阅读的重要环节。
 
这种阅读方式也可以用在我们对教材的学习中。
 
没错。部编本教材的设计有一个特点,全书每一个单元分成阅读、写作两大部分,阅读又包含单篇的课文教学阅读和整本书阅读,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尝试把单篇阅读里的主题牵引到整本书阅读里来。比如我们这个学期学的单元里有很多专门写人的传记性文章,有些是单篇的人物小传,有些是节选,那这样一些作品其实可以作为进行专题式传记阅读的引子。
 
而传记阅读又可以和名著的作者以及书中的内容相关联,比如说我们在读完《骆驼祥子》之后就读了老舍的传记,而老舍传记其实是和我们单篇阅读关联在一起的。
 
总结一下凤梨老师的观点:小升初在语文学习中要注意两点,第一点要注意语文阅读开始要和考试密切相关,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第二点是在适应这种模式的同时,我们又不能被这种模式所拘束,要有一个长远的阅读眼光和宽阔的阅读视野。
 
说到这里我特别好奇,杨早老师在小升初或中学阶段是怎样阅读的呢?有什么经验吗?
 
如果用现在家长的眼光看,我自己在中学阶段的阅读是比较荒唐的,那时候我迷上了武侠小说,每天东一本西一本地看,还被家长没收了不少。但是现在看起来,我觉得这种阅读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够跳脱出来,因为同时我也在读鲁迅全集、儒勒·凡尔纳作品集(四大名著是小学时读的)等等。
 
其实我们那时候的阅读面并不算广,因为可读到的书没那么多。但是我一直会有一种去“追着书读”的意识,到现在也是如此,如果我看到一个觉得不错的网文作者,我会把他的所有作品都找来看,看他整个写作过程的变化是什么。换句话说,我会去有意识地自我建构一个阅读谱系,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那么您对如今家长喜欢让孩子读各种经典名著有什么看法吗?
 
我觉得经典名著虽然好,但如果不是为了考试而非读不可,有些其实不需要勉强读。比如我也曾经在寒暑假的时候把我们家所谓的世界名著,像《复活》、《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九三年》包括《荷马史诗》等等都放在一起,但我最后也没读下去。有些书其实是要到一定年龄才能读的,太早读反而是一种浪费。
 
但有意思的是我中学阶段就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编的《中国文学史》和北京大学游国恩、季镇淮编的《中国文学史》读了好多遍,为什么会读我也忘了,或许是因为那时候求知欲很旺盛。因此我觉得,如果你有兴趣,就不必管一本书是不是“初中生必读”,往前去追就可以,换句话说就是可以“偏科”,无论你喜欢读什么,只要能够读出一个谱系来,那你最后一定会变强。
 
读书笔记只能是摘抄吗?
 
大班额教学怎样实现个性化?
 
听到这里,我还想问一个我个人在语文学习中比较困惑的问题:现在有很多人推崇做读书笔记,甚至有种很流行的观念叫做“不动笔墨不读书”,请问二位老师觉得做读书笔记是必要的吗?
 
关于读书笔记这个问题,我觉得如果不是做研究,那么相比较摘抄,读书最重要的其实是在于“读通”,就像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说的“不求甚解”,这其实是适合阅读量比较大的读者的,换言之,还是需要先建立一个阅读的谱系。
 
我同意杨早老师的意见。说实话,我让我的学生做读书笔记,一个非常朴素的想法就是便于监督,督促大家都能把一本书按部就班地大致看完。因为很多书如果不是逼着同学们看或者因为考试去看的话,可能这辈子他们也不会去看,而且不看其实对他们也没有什么太大影响。但是有些同学被逼着看的时候会发现,这本书原来还挺有意思,打开了一个“新世界”,所以有时候逼一逼也未必是坏事儿,读书笔记也是逼人读书的一个办法。总之我自己上学的时候其实基本没做过读书笔记,我觉得它的效用有多少也不好说。
 
那么假如对于喜欢或习惯于看书做笔记的同学,有什么做笔记的方式和方法吗?
 
当然,读书笔记有很多做法,像最简单的是“摘抄型”,就是一边看一边摘抄,做一点积累;还有一种方法是“问题型”,就是在你读书笔记里呈现你自己阅读的思考或疑问。通过笔记可以看到学生阅读的体验和想法。我们班有个学生每次写读书笔记都是随读随写,写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他自己提出后又在后面自己解答了,有些是一直没有解答的,那些问题都很有意思,值得深入分析,这种笔记很有价值。
 
我认为如果一定要写的话,还不如写一种“开放式”的读书笔记,比如可以让这本书和同类书有一个对接,去看针对某一问题的相同或不同意见,总之还是我说的要“追着书读”,从一本书里发现另一本书,而不是读完一本算一本。所以摘不摘抄其实看个人习惯,但是我建议要一开始就有一个大的构图在脑海里,或者说你也可以请别人给你建立一个构图,我觉得这比读书笔记要更重要。
 
是的,我们可以看到像学者们写的读书笔记,多是从一个小问题出发,牵引发挥,拓展出自己新的探索和发现,甚至能形成一篇小型研究文章,这就需要在大量的谱系化阅读和严格的学术训练下才能实现。虽然这可能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比较有难度,但是这种阅读思维是值得借鉴的。
 
明白了,谢谢老师们!
 
现在轮到我问凤梨老师一个“私人问题”了。在你指导学生学习阅读的过程中,有什么比较难搞的困惑吗?
 
指导学生的困惑各个学科老师都有,但我个人觉得作为语文老师所面临的困惑尤其大。这和我们现在中国的班级构成以及课堂容量有关。比如像我们班,一个课堂四十个学生,这四十个学生的阅读基础参差不齐,他们的阅读兴趣也千差万别,但当我们教学的时候,肯定要遵循一个教学的线索和逻辑,可是这个线索或逻辑是不是符合学生各不相同的情况、适合他们千差万别的口味,便是一个很难把握的问题。
 
所以我在教学的时候,就会像强迫症似地不断追问自己,比如教授的内容和方案,有没有必要让所有学生都来完成?完成了这些任务,对那些学生真的有帮助吗?或者是他们真的需要吗?这些问题其实是一种终极追问,在教学过程中很令人感到困惑。
 
是的,当下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教育的趋势都是开始变得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也就意味着教学应当是越来越个性化的。
 
没错,但我认为在我们今天整个学校设置和班级结构还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这一点其实是无法完成的,所以这种困惑会一直存在。当然,有时候当你设计出一个方案,有一些同学对它很感兴趣,并完成的很出色的时候,你自然会很开心,但如果有的学生完成的并不那么好,而作为老师,在一个大班额的班级里,又没有精力和时间去逐一进行指导(班额小,比如十几个学生,就可以指导到位,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跟上节奏、享受乐趣),那么那些本身能力就弱的同学就会出现读书跟不上的情况。比如说我们列出的一些名著,有些对他们来说就比较吃力,像《儒林外史》、《红星照耀中国》、《西游记》甚至是《海底两万里》等等。
 
对此有什么比较好的解决方法吗?
 
我会在课外花更多时间关注这些同学,但这治标不治本,无论怎样他们永远都处于学习弱势的地位,处于比较靠后的排位,一定程度上这会影响他们在课堂的状态,他们的自信心、参与度。如果有可能,我认为还是应当改变每个班级学生的容量,这会让整个课堂质量提升很多,也会让那些活动真正发挥它的意义和价值。
 
是的,每次我们参加相关活动,凤梨老师都会和家长们说一定不要逼着孩子来,只要那些有兴趣又有时间的学生来参加就好。
 
是这样,我的宗旨就在于只希望那些真正有兴趣的学生来参与,因为每个学生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对于语文老师来说语文是全部,但可能对于学生来说语文只是众多科目中的一科。所以要因材施教,对有兴趣的同学,我们可以带他们出去参加各种活动,但对另外一部分同学来说,可能语文学习只需要达到考试要求就很好了。
 
所以我一开始所说的“宽阔的视野”“长远的眼光”“不要被考试束缚”等等,如果你面对语文已经焦头烂额、捉襟见肘,我觉得也可以采取第二种方法,就是只要能在你的能力范围内把语文学好,哪怕你的目标只是要考更高的分数,这也是天经地义且值得肯定的。换句话说,这两种方法没有高低之分,因为每个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明白了。感谢凤梨老师和杨枝甘露同学的分享,我们这一次的讨论就到这里,期待下一次的对谈。
 
谢谢杨早老师,谢谢杨枝甘露同学,我们下次见。
 
谢谢老师们!
话题:



0

推荐

杨早

杨早

645篇文章 20天前更新

文化学者,作品《野史记》,正编《话题》系列丛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