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大部分时候,人们都爱在平地上行走、生活,跳个日常的广场舞;但上佳的天气,大家也乐于呼朋唤友,登山望远,毕竟,高处的视野大不相同,能让人一洗襟怀。
 
我们常说的“浅阅读”与“深阅读”,其实也类似平地生活与登高远望。长期生活于山地,普通人不堪其忧,但如果生活里 只有一马平川,各人的视野高度重叠,又何能形成罗素所说的“参差多态”?“浅阅读”可以应付与化解生活中大部分的问题,但某些终极的追索与拷问,则非“深阅读”莫办。
以我熟知的文学阅读为例,自来就有“雅俗”之分。
 
俗文学是最基础的满足人欲的读物,像武侠小说从思想上解放身体,言情小说提供完美或凄美的爱情,侦探小说满足读者对“犯罪与破案”的好奇……等等。
 
而另有一类雅文学,不止于故事,还试图追索人存在的终极意义,或探寻语言的边界与形式。
 
中国古代用“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分别指代俗术与雅艺,也说明也二者长期并存的状态。
 
不过,近十年来,“浅阅读”蓬勃发展,“深阅读”危机毕现,也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社会生活节奏日渐紧张,媒介手段不断推陈出新,从微博、微信公众号,到短视频,大量碎片化信息占据人们的精神生活版图,同时也将人的注意力切割得越来越细小碎断。有朋友问我:“为何近年常常传出网媒年轻从业者猝死的新闻?”其实经历过新旧媒体时代的人不难理解:两个时代相较,紧张程度、更新速率、点击数量,相差之大,天壤之别。当一条信息的推送快慢,不是以月、日来计量,而是以分、秒来界定,它对发出者与接受者都构成了巨大的压力:
 
发出者没有办法进行深度的探寻与考量,接受者也没有时间深度的体味与转化这条信息。施者受者,追求的都是最浅层的刺激,以引发受众情绪共鸣为目标,最能激起多数受众的信息,自然成为最顶层的信息产品。
 
从短视频到公号文,到爆款影视剧与畅销书,这已经成为了唯一的判定法则,用公号编辑中流行的一句话说,就是“人人都爱十万加”。
 
对于“浅阅读”而言,这样的标准或许是有效的。浅阅读中最受欢迎的门类,如养生、情感、美食、娱乐、罪案,都是以对情绪的强刺激取胜,而大量类似内容的涌现与热销,又同时增强了公众对强刺激的耐受性,就像一块皮肉反复经受针扎,会变得麻木一样,此后的刺激,要不就扎得更深,要不就换块地方扎。所谓娱乐的秘密,大抵如是。
 
正是因为“情绪刺激”有商业价值,“浅阅读”在过去二三十年中,借助新技术,与新的社会生活互动而创造出了五花八门的阅读形式,从而将浅阅读内嵌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去。而“深阅读”至今仍依赖于传统的传播与习得途径,主要集中于学院学习与个人自修。很少有人致力于“深阅读”方式的改变,大多数所谓“知识付费”的目标,是将“深阅读”的内容转化为“浅阅读”的类型,通过制造受众的焦虑与优越感,方式同样是刺激受众的情绪,最终形成了一种南辕北辙的效果:深阅读的作用是使人理性、爱智,而这种传播方式本身是在刺激与放大受众的盲目情绪。结局如何,不问可知。
 
我在自己创办的“阅读邻居”读书会里,总是反复向读友们强调:深阅读是反人性的,是趋难避易的阅读。但同时,深阅读是精神生活中的稀有元素。因此,我们要尽一切的手段,让读友们能体会到共同阅读与独立思考的美好——事实上,要让更多人体会到这种美好,靠几个读书会、喊几句口号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社会氛围的扶植,需要一个中长时段的沉浸体验。它不是一种可以酝酿出商业模式的阅读行为,我个人将之归入某种“精神公益”的范畴。
 
只是,这种“精神公益”是整个社会不可或缺的。很多人认为“深阅读”并非刚需,这是一种认知谬误。从长远来看,“深阅读”在社会生活中的长期缺失,已经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阅读习惯与传播方式,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现在常常会感到,虽然表达渠道大大增加,无处不在,但社会群体内部的意见,也更容易出现撕裂与对峙。这种现象,跟社会阅读习惯中的“深阅读”缺失关联极大。
 
正如登高可以望远,深阅读向个体与社会提供的,原本就是更广阔的视野,更深远的思考,也包括更缓慢的应激情绪。
 
相比于看了一部电视剧,或听到一桩案件的不完整叙述,就激动无比地上网喊打喊杀渲泄情绪,深入探讨罪案背后的社会生活机制,结合时代与地域的环境,思考当事者何以有如此的言行,显然对受众的知识储备与思维习惯要求更高。而这些知识储备与思维习惯,这不是每天刷多少篇网文,追多少部热剧能够获得的,它们必须经由“深阅读”取得。
 
因此,在商业领域,我们不妨让“浅阅读”适度的自由发展,但在公益领域,应该坚持地倡导“深阅读”,并尽可能为深阅读制造空间,提供保护。只有这样,整个社会的精神生活才能达致一种良性的平衡。
话题:



0

推荐

杨早

杨早

645篇文章 20天前更新

文化学者,作品《野史记》,正编《话题》系列丛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