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十年》:个人史兼“日知录”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十五日 星期一 正式去三联上班。 到底去哪一个部门,还没有定呢。 ……我也笑笑,情知差不多就是这样了:去《读书》。
一九九六年四月十五日 星期一 往社科院,先找郭一涛,然后同往院人事处,取得商调函。 午后往永外办调离手续,取得档案。 将档案送到院、所。 黄昏微雨。 《〈读书〉十年》是名物学者扬之水(又名赵丽雅、赵永晖)1986年至1996年这十年的日记选编。这十年,正好...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十五日 星期一 正式去三联上班。 到底去哪一个部门,还没有定呢。 ……我也笑笑,情知差不多就是这样了:去《读书》。
一九九六年四月十五日 星期一 往社科院,先找郭一涛,然后同往院人事处,取得商调函。 午后往永外办调离手续,取得档案。 将档案送到院、所。 黄昏微雨。 《〈读书〉十年》是名物学者扬之水(又名赵丽雅、赵永晖)1986年至1996年这十年的日记选编。这十年,正好...
大家周末好,我是杨早,欢迎收听早茶夜读之小说民国。这周共读的是张天翼的名作《华威先生》。 这篇小说好读,也不好读。好读,是它只有5000余字,然后痛快淋漓,可以说只要是个人,他都能看出里面的好来——前面的几位朋友都已经解析的比较详细了,我这里不多说。不好读,是我要提醒大家:张天翼他这样一个腹黑的鬼才,我们听他讲故事的时候,其实是要多留一份心的。 我在周三评论当当网夫妻那事时,我说过一点,...
说起来这也不算是纯粹的新书了,就是以前《读书》的编辑,叫赵丽雅,后来叫扬之水,这位学者,她的一本日记选,就叫《〈读书〉十年》,正好是1986年到1997年这十年的日记选编。 这部书曾经在201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过,现在是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再版。再版以后,有两大变化,一是从精装的三册大开本改成了这种平装的五册小开本,应该说不管从图书价格,还是从便于阅读上来说,都有了不同的感受。还有一个变化就是新版加了...
大家好,欢迎收听早茶夜读之小说民国,我是杨早。 又到了周末。这周我们共读的小说是巴金的《寒夜》,大家对巴金的《寒夜》解读都非常的深刻和全面,包括连一向跑题的洞主,他都很准确地写出了一篇好像陈童写的解读。所以就没人跑题了,那我想干脆我来跑题吧。 大家谈《寒夜》已经比较透彻了,巴金本身也不是一个以深刻或复杂见长的作家,他更多的是他这种情感的投入,不管是《家》那个时候的奔放,还是到后面《寒夜》《...
大家好,欢迎收听早茶夜读之小说民国。今天是周末综述版,我是杨早。 现在是晚上8点,我一边走路,一边给大家录这期综述——为什么我要描述得这么详细?待会儿你就知道。 我们这周共读的呢,是巴金的小说《憩园》。这篇小说,我看有几位读的时候好像都有些疑惑,就觉得没什么意思,或者觉得这小说写得好吗? 南京作家叶兆言在给“人间三部曲”(《憩园》《第四病室》《寒夜》浙江文艺版)写序的时候,曾经说...
受戒 1980年第10期的《北京文学》杂志发表了短篇小说《受戒》,这一年,它的作者汪曾祺刚好60岁。 《受戒》的迅速走红,使这位当时让普通读者感到陌生的老作家开始广为人知。 在《受戒》中,作者满怀敬意地开掘出普通人的内在性格力量和精神美,在新时期文学中较早地体现出对于人情美、人性美的追求。 时至今日,《受戒》依然是中国当代短篇小说中的经典美文,令人百读不厌,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小说对民族美学...
大家好,欢迎收听早茶夜读。今天又是周末,我又要来综述一下这周我们共读的巴金小说《灭亡》。 《灭亡》是巴金的处女作。本来这小说不复杂,但是被大家这么一读,反而读得挺复杂的,好像里面缠绕着好多各种各样的情绪,包括对革命的,对时代的,对个人的等等。大家的评论有点儿要把这篇小说压垮的感觉。 其实我更关心的是巴金后来取得的地位——我不是说“鲁郭茅巴老曹”那个地位,我说的是——新文学作家里面,他...
大家周末好!欢迎收听早茶夜读,我是杨早。 这周我们共读的是丁玲的《太阳照在三个和尚……桑干河上》。 这篇小说,我关注到前面几位读的时候,除了绿茶这种死文青以外,都不约而同地关注到了“地主”这个角色。这说明什么呢? 一是说明经过这么多年的意识形态淘洗之后,我们对于地主这个角色已经感到陌生,到底他女儿美不美?他到底是怎么样的人?他怎么想的?这是大家会比较关心的。 但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了...
大家好,这周我们共读的,是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 不能不说这一周是水平相当高的一周,也可能是小说民国开说以来,水平最高的一周。大家通过不同角度的解读,基本上已经把《我在霞村的时候》这篇小说的内涵挖得差不多了,而且都能提出非常精彩的见解。比如土城说“语境对人的驱离”,新妈妈尹伊阐释“莎菲女士在霞村”,江河谈“荡妇”和“英雄”的对比,陈童分析“女人的身体是如何被杀死的”,梅子酒讨论“成长”...
大家周末好!这里是早茶夜读的小说民国,我是杨早。我还是负责来点评一下这周的共读。 这周共读丁玲的《水》。这篇小说应该说在丁玲的小说里面也不能算是上乘之作,如果以文学价值来评判的话,那可能更是(在民国小说里)排不上号。但是这篇小说非常的重要,在我们之前的共读里面,已经有人讲明了它的道理。 因为我们是“小说民国”,是以小说来读懂民国,所以我在这里再提点一下这篇小说对于作者个人,以及对于整...
大家好!又来新一期的撩新。 今天要撩的新书,是三联书店出版的一本谈红楼梦的书,名叫做《醉里挑灯看红楼》,作者刘晓蕾,是北京理工大学的一位老师,这本书是她的第一本著作。 可能你会问说,读红楼梦的书那么多,为什么要推荐这本?这本书有什么不一样的? 这就是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的问题:我们怎么样判断一个大类别当中的一本书,是不是值得一读?十分钟之内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说拿到一本读红...
大家好!又到了早茶夜读的周末点评时间。 这周我们共读的是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这是丁玲的成名作。 听了几位读的,有说丁玲感怀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也有说莎菲女士不会参加大革命的,还有说莎菲在寻求别人的理解而不可得,反正这个小说众说纷纭。 你要问我的意见,小弟有一个自己的看法,就是《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一部“存天理,灭人欲”的小说。 什么意思呢?打个岔先。我这两天在听香港黄子华的栋笃笑,...
大家好,欢迎收听早茶夜读之小说民国七月最后一周共读沈从文的《长河》。 我是杨早,我来做点评。 听说沈从文的后人现在基本不接受“选本”的请求,就是我要出版一本,比如《现代作家散文选》,我去请求沈家说:可以授权吗?基本上不接受。 为什么不接受?听说有一个原因,是选来选去,不是《边城》,就是《湘行散记》,几乎置沈从文别的作品于不顾。其实这种选法,虽然依据大众的熟悉程度,但真的是特别偷懒的做法。 ...
大家好,又到了我们撩新的时间。 我常常说,从70后、80后到90后,到了90后,我们已经很难用一个年代标识来整体称呼他们,因为你实在不知道他们中的一些人会给你怎样的惊喜。 今天要聊的新书,就是一位90后作家的作品,一个叫周恺的四川乐山人,出生于1990年,他的小说。小说标题只有一个字,苔藓的“苔”。为什么要聊这部小说? 《苔》 周恺 中信出版集团 2019年5月 先说内容。他写的是清末民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