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哥:选错了名著,别人都有女朋友我还是单身 | 书故事⑨
第25个“世界读书日”过去了,读书写作结缘的松散群体“佛系公号部落”连续11天,每天带来一篇佛部成员撰写的“书故事”,篇篇主题不同:书房书店旧书新书寻书藏书偷书禁书焚书签名书共读书……
4月30日 / 刀哥 / 正确的书
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书本匮乏的年代。
即便在沈阳这样一个大城市里,我们得到一本真正的儿童读物的机会都非常少,更不要说现在烂大街的各种早教/幼教/儿童读物了。
所以,每...
第25个“世界读书日”过去了,读书写作结缘的松散群体“佛系公号部落”连续11天,每天带来一篇佛部成员撰写的“书故事”,篇篇主题不同:书房书店旧书新书寻书藏书偷书禁书焚书签名书共读书……
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书本匮乏的年代。
即便在沈阳这样一个大城市里,我们得到一本真正的儿童读物的机会都非常少,更不要说现在烂大街的各种早教/幼教/儿童读物了。
所以,每...
对于中国读者,特别是中老年一代的读者而言,俄罗斯文学是外国文学中最为熟悉、最为亲切的一类文学。
白桦林、伏特加、手风琴、喀秋莎,书中描述的异域风情令人陶醉;普希金、托尔斯泰、果戈理、契诃夫,这些伟大的作家,几乎无人不晓。
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气质中,亦有许多来自于俄罗斯文学的深刻烙印,深深植入我们每个人脑海里的经典名篇鲁迅的《狂人日记》,就脱胎于果戈理的《狂人日记》;
...
第25个“世界读书日”终于走了,可以好好读书了。这时候怎能少了“佛系公号部落”这种因读书写作结缘的松散群体呢?
这个部落,每天为您带来一篇佛部成员撰写的 “书故事” ,篇篇主题不同。 书房书店旧书新书寻书藏书偷书禁书焚书签名书共读书……读书,从今天开始。
撰文:白水
4月27日 / 白水 / 签名的书
如果你想尽量去留住某件物品,还是要给它搞上一点念想。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这点...
第25个“世界读书日”终于走了,可以好好读书了。这时候怎能少了“佛系公号部落”这种因读书写作结缘的松散群体呢?
这个部落,每天为您带来一篇佛部成员撰写的“书故事”,篇篇主题不同。
书房书店旧书新书寻书藏书偷书禁书焚书签名书共读书……
读书,从今天开始。
4月25日 / 张丰 / 书店
撰文〡张丰
谢天谢地,读书日终于过去,再也没有人凑热闹装作爱读书了。
第25个“世界读书日”到了,这种好日子,怎能少了“佛系公号部落”这种因读书写作结缘的松散群体呢?
这个部落,每天为您带来一篇佛部成员撰写的“书故事”,篇篇主题不同。
书房书店旧书新书寻书藏书偷书禁书焚书签名书共读书……
读书,从今天开始。
千万不带书去公厕
第25个“世界读书日”到了,这种好日子,怎能少了“佛系公号部落”这种因读书写作结缘的松散群体呢?
从今天起,每天为您带来一篇佛部成员撰写的“书故事”,篇篇主题不同,书房书店旧书新书寻书藏书偷书禁书焚书签名书共读书……读书,从今天开始。
4月22日 / 绿茶 /画书房
绿茶按|从2020年2月22日开始的“朋友圈画书房”之旅,到今天刚好两个月,共画了五十八位朋友的书房,借着“世界读书日”之机,在这...
* * * 026期 * * *
251
外文系教授冯至是新文学著名诗人,也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德语文学专家,对歌德有深湛的研究。联大时期,他曾在罗常培发起的“文史学十四讲”、贺麟组织的哲学编译会上讲《德国的文学史研究》《浮士德里的魔》《从浮士德里“人造人”略论歌德的自然科学》《歌德与人的教育》等,这些题目后来都融入了冯至论歌德的专著。
(长袍仿佛是他讲课时的制服,出游还...
最近小粉红貌似又双欼去怼外国人了。一时间笑料百出:
说实话,笑完以后,心里也是酸酸的。
想打破国际间文化的壁垒,咋就这么难涅?
一直以来,中国人不但以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自豪,还以“胸怀天下”自许。
早些年,首都的出租车司机都喜欢分析一路的国际局势。
《新闻联播》里,国际新闻的占比,我敢说,超过大多数国家的主流新闻。
长此以往,就给人一种错觉,似乎中国人很了解世界。
事实上,我们了解的,只是一...
今天要讲的这本书,是任继愈先生所著,叫做《自由与包容——西南联大的人和事》,是从任先生不同的文章,或者访谈中截出来的。 所有的这种关于西南联大的回忆,太阳底下没什么新鲜事儿,大部分我们都知道。但是,旧瓶也可以装新酒,一些可能耳熟能详的轶事,在今天来看,心情又不同。 刘文典 首先想讲的是大家都很熟的刘文典先生。书中说:“刘先生平时对学生、对同事礼貌待人、彬彬有礼,他看到他不喜欢...
2020年阅读邻居读城计划的第一个月,是凤梨出的题目,“文学这股京气神儿”。 按说我以前做过不少关于北京的研究,不管是妙峰山、琉璃厂,还是博士论文写的“清末民初的北京舆论环境”等等,还带人走过什么戊戌变法之路、五四路、沈从文故居之路等等,好像随便哪一块都能够成文。但是看了北京这个题目以后,特别地缺乏兴致。后来凤梨也说到,对北京的想象是很固定的。有几位读友在文章里也提及,对北京的描述非常刚性,缺...
1920年3月5日晚6时许,汪曾祺出生于江苏省淮扬道高邮县科甲巷汪宅。 苏东坡的时代有苏东坡,我们这个时代,有汪曾祺。 感情上的儒家 如果你去问汪曾祺,你是什么人?他的回答会异常简单:“我是一个中国人。” 在这篇《我是一个中国人》(1983)里,汪曾祺给了自己一个定位——“儒家”。儒家不等于士大夫,前者是一种思想与感情倾向,后者则是一种身份与群体认同。 汪曾祺这个儒家,完...
郑智绵是电机系的,广东人。如果你在广东呆过,就知道那里的人出奇的固执。按说那里从始皇帝时代一直移民至明末清初,都是外来人口,但或许移民就是要珍惜传统,排斥异己,才能在瘴疬满地的岭南活出自己的空间? 郑智绵的斜上铺是一个叫汪曾祺的江苏人,喜欢唱京剧,常约着同学,带着胡琴,来宿舍唱戏过瘾。他一开口,郑智绵就骂:“丢那妈,猫叫!”北方人一向将广东话视为鸟语,反过来,把京戏称为猫叫也很有道理,咿咿...
河北冀县,就是现在衡水市的冀州区,有一个小伙叫魏进考。他到北京来,学了一门生意,是在琉璃厂卖旧书。 清末民初的时候,琉璃厂是一个特别大的图书市场,主要是旧书。当时的商业规则是这样:对于有头有脸的官员或教授、文人,旧书商贩一般是上门服务。类似现在的“0元信用购”。商贩送书上门,你看好了,书可以留下,过一段时间,他再上门来探问,觉得不好,书还他,想要,书留下。有的时候你要找什么书,也可以托相熟...
羊城晚报: 中大中文系日前向学生发出学习建议和要求,不开设网课,鼓励在家阅读与写作。您如何评价此举? 杨早: 贵报报道时不是有定评了吗?一股清流。 羊城晚报: 作为曾经的中文系学生,您如何看待个人写作、阅读、思考与课堂的关系? 杨早: 仅就人文学科而言,前三者跟课堂并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能不能成才,上不上课并非关键。 羊城晚报: 在高校各专业中...
“加油”与“风月同天”争议背后的问题 北青报:“加油!”与“风月同天”引发了接连的争议,在您看来,这两者可以和平相处吗? 杨早:这两者当然可以并存。现在很多评论捣浆糊的地方,在于将不是一个层面的两者,放在了同一层面上来讨论。我们经常说“说话要得体”,也就是什么场合说什么话。要看话是和谁说,怎么说。 为什么这次会造成纠缠?我想和受众的不明确有关。本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清楚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