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不及物的事情上倾情挥霍

以此纪念梁济逝世100周年 1918年11月10日清晨,梁济自沉于北京城北的净业湖(积水潭)。这只是《京话日报》核心集团群体自杀中的一起。之前,5月2日,梁济的儿女亲家、《京话日报》创始人彭翼仲在烟台附近海面投海未遂,为旁人所救;其后,11月29日,《京话日报》现任主笔吴梓箴效法梁济,于同一地点投湖。 自清末以来,“自杀”成为知识分子表达自身诉求、希冀激励社会的一种极端形式,如1905年,就有陈天...
第111夜 | 《日本娃娃》
杨早金句 词虽小道,可以知世。许冠杰是我最喜欢的香港歌手。黄霑曾夸阿SAM是当代关汉卿,我认为很有道理:只有许冠杰的歌词,才能体现出香港话的独特之处:融合八方,拿来主义,东西文化混杂无间。就像许冠杰翻唱猫王的名曲《Don’t Be Cruel》成《佛跳墻》一样,融化得了无痕迹,也是一绝。
下面注疏一下《日本娃娃》(1985)的歌词,我认为这首歌词特别能够代表香港话乃至香港文化的既...
第110夜 | 《三闲集》 文|杨早 本周主题 「方言」2 杨早金句 以我后来的语言体验 章太炎先生当然有误 鲁迅先生也未必全对 (一) 跟所有的70后内地青年一样,我最初接触广东话,全赖1983年《大侠霍元甲》的引进,大家每天追着听“分碎巴您”(昏睡百年)—— 等等,不对啊,我1982年春节就去过广州了呀。是去探望在华南师范大学读硕士的父亲。不过只...
第125夜 | 《老舍和他的作品》
老舍是北京怂人?问过凤梨了吗?
文|凤梨&杨早
本周主题
我个人觉得,这样地域化描述的尝试其实并不经得起仔细推敲,但把问题简单化的好处,就是被各种各执一端的老舍研究专著吓蒙的读者,可以一下摸到一个老舍的神韵。
杨早:
想读懂老舍,
先得知道他是个「北京怂人」?
凤梨
大家好,欢迎收听早茶夜读,我是今晚的说书人凤梨。准确讲,我今晚不是来说书的,而是来被吊...
第102夜 | 学生时代 文|杨早 本周主题 「教育」 杨早金句 我希望能够有一些 更真实的年轻人的面貌出现, 哪怕它显得可能要 鲁莽一些,灭裂一些。 大家好,欢迎收听早茶夜读。我是杨早。 这周咱们的主题是教育。我们来从一则教育新闻说起,还记得一个月以前吗?刚开学的时候,央视的《开学第一课》饱受争议,其中有很大一个因素就是因为他们请的不少...
这是一条脑回路很清奇的问题。
因为“他妈的”是一个冒犯性的话题,至少正人君子是不太愿意见到这词儿公开入文的。如果要凑字数得稿费,肯定不如骂骂贱人,传传八卦,蹭蹭热点来得爽利。
钱理群老师曾说,如果要推荐读鲁迅的入门文章,那末一篇就是《论“他妈的”》,另一篇是《我要骗子》,因为可以看出“鲁迅思维上的特别之处”。
鲁迅为什么要论“他妈的”...
五四时期,对于现代的、独立的、叛逆的女性,有一种圣化的想象与赞美。
当然,这种幼稚不会发生在鲁迅先生身上。所以他写了《娜拉走后怎样》,判定娜拉即使走到楼上去,结局也不过是:堕落,或回来。
《伤逝》可以说是《娜拉走后怎样》的文学版。鲁迅借涓生的手记,反思与谴责了男性知识分子的怯懦与不负责任:他们启蒙了女性,鼓励她们背叛家庭,为了爱情奉献自我,却...
《无问西东》是2018年的第一部“话题电影”。这部拍摄于2012年,本来是给清华大学百年献礼的电影,意外地没有在当年上映,却在6年后登陆影院,搅动了一池春水。
《无问西东》的豆瓣评分7.7分,总票房7.5亿,在当前的电影市场中,已经属于“叫好又叫座”的电影。不过,影片的口碑也很两极化。或者说,《无问西东》的“成功”,原因很吊诡,一方面,它因为突破了献礼片的固有模式而大受好评;另一方面,它又是附丽于清华历史,却浅...
文|凤梨
大家好,欢迎收听早茶夜读,我是今晚的说书人凤梨。
这一开学,眼瞅我也奔三十的人了。别看食量远不如前几年,对食物的兴趣反倒越来越浓。今天要说的也是本跟吃饭有关的书,早个五年八年,我也是很当得起这个书名的,叫《肚大能容》。作者是一位台湾的文史学者,叫逯(lù)耀东,原来在台大历史系开过饮食文化的专题课,非常受欢迎。这本书,正如副标题《中国饮食文化散记》所示,也是他吃吃喝喝的随笔集。
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