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7年06月15日 14:37

蓝布罩衫下露出红绸旗袍

蓝布罩衫下露出红绸旗袍 天真又诱惑,是张恨水眼中女子最佳着装。   女性对于服装的在意是无需再多加渲染了,电影《都市风光》里的小姐张小云,为了给朋友当伴娘,一心要在婚礼上出出风头,看中时装杂志上的一套衣服,因为家境拮据,不得不分四、五个步骤去向各方男友设法,她费尽心机设出来的几场小骗局是影片的噱头,却也尽显虚荣的时髦女性的悲哀。   张爱玲自己就热爱时装,也因为出位的服装设计和穿着风格惊世骇俗了一番。她的小说中有些个...
阅读全文>>
2017年06月15日 14:05

每个时代对文学的想象都不一样

每个时代对文学的想象都不一样 听说最近有一年,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硕士答辩,八个人中,研究沈从文的有五个,研究张爱玲的两个,馀下一个分配给其他几百位作家。   这当然是极端的个案。但去今日之大学里问问,无论是否文学专业,谈起现代文学,只怕最熟的除了鲁迅,就是张爱玲、沈从文、钱钟书,兴许再加上萧红。   这些孩子不会知道我们经历了什么。当我1991年考进中文系,现代文学课用的教材是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修订本),那里...
阅读全文>>
2017年06月09日 16:09

我为什么没报考十拿九稳的北大?

我为什么没报考十拿九稳的北大? 1991年的高考,最纠结的事儿是填志愿。   每年政策都在变,来回推磨子。对于考生来说,最靠谱的是分数出来再填志愿,误报的可能性比较小。稍次一点的,是考完试估了分再填志愿,也还行,至少考好考坏有个大致感觉。   最坑爹的就是1991年这种,考前就填志愿。我特么万一失手了呢?活该。   1991年,还有一些别的因素。   1989年,北大清华两所学校,率先开启了军训一年模式。本科四年变成了五年,头一年还是在军营...
阅读全文>>
2017年06月08日 09:35

高考是最公平的制度?人云亦云罢了

高考是最公平的制度?人云亦云罢了 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很自然,许多人都在回忆自己的高考,尤其是“金77,银78”这些天之骄子们。不少人都说:高考实现了公平,给了年轻人希望,让他们可以凭自己的本事追寻自己的梦想,感谢国家恢复高考,不然自己只能在山村里终老云云。   而回到现实中,有太多的人觉得高考并不公平。他们质问为什么北京上海的考生拥有比其它省份多N倍的机会上北大清华复旦?质问为什么不像1977年那样全国一张试卷定高下?质问高考是不是导...
阅读全文>>
2017年06月06日 17:50

喜欢吃豌豆尖不?那你应该喜欢汪曾祺

喜欢吃豌豆尖不?那你应该喜欢汪曾祺 端午节那天,我心血来潮,发了一条微博,提到王小波、汪曾祺、白鹿原和严歌苓:   (1)王小波的小说比散文好,散文比情书好;   (2)汪曾祺不是什么最后的士大夫,他是民国之子;   (3)《白鹿原》的文学价值被高估了,也不适合高中生读;   (4)严歌苓是一位通俗小说家,很多论文都在扯犊子。   这四条其实都有背景,但是我懒得细讲,就是任性地甩个结论出来。信得过我不乱说话的,可以好好想想,这些与“...
阅读全文>>
2017年06月05日 16:47

中国有活的社会科学吗?能吃吗?

中国有活的社会科学吗?能吃吗?   最近有一篇“底层写作”的刷屏文。编发的媒体编辑,在“导读”里写道:“她像位人类学家,写下村庄里的、家族里的、北京城郊的、高档社区生活的故事……”   看得我心里一阵悲凉:人类学家就那么好当啊?写写自己目睹耳闻的故事,就能“像位人类学家”,那要人类学家来干啥用呢?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悲凉的说法呢?原因是两重的:一是很多老百姓包括媒体编辑也不很清楚人类学家是干嘛的;二是中国的人类学跟其他社...
阅读全文>>
2017年05月26日 16:44

中国的自行车运动从青楼开始

中国的自行车运动从青楼开始 1897年,李鸿章访美,在纽约街头,他遇见一位妙龄女子,衣着华美,骑高轮自行车穿行而过。见多识广的李大人看见女子骑车,也觉得新奇无比,因此特意邀请这位女士到旅馆相见聊天。   自行车(当时叫脚踏车)这洋玩意,李大人想必不会是第一次见。大概在光绪初年,这种很考技术的高轮自行车就已经进入中国。那时候,骑脚踏车可是出风头的事,当然其难度也非今日自行车可比。在《沪游杂记》(1876)中,葛元煦说这种车“若用时骑坐...
阅读全文>>
2017年05月24日 14:33

一百年前就有大头照,徐卓呆一口气拍了二十四种表情

一百年前就有大头照,徐卓呆一口气拍了二十四种表情 微尘色相镜中虚,烛见须眉画不如。天为幻生留幻影,不随面皱变纡徐。   这是晚清孙宝瑄的一首《照相器》,写的是咸丰年间在中国开始发展起来的照相。照相术初入中国,还远不是普罗大众可以享受的服务。除了上层社会,平民阶层当中,最先赶这个时髦的多是青楼女子。   照一张小照,送给自己的情人收藏,是恋爱中人常用的手法,对于青楼女子来说,更是笼络人心的妙着。《海上繁华梦》中的少霞和相好阿珍,就是用相片来见证感...
阅读全文>>
2017年05月18日 09:26

有一本书叫《高邮传》 作者是汪曾祺

有一本书叫《高邮传》 作者是汪曾祺 汪曾祺很爱自己的家乡。   不去摘录那些直白的思乡文字,单说他1982年发表的剧本《擂鼓战金山》,第四场末韩世忠对着金兀术有一段唱词:   江水滔滔向东流,二分明月在扬州。   抽刀断得长江水,容君北上到高邮。   抽刀断不得长江水,难过瓜州古渡头……   第二句“二分明月在扬州”其实是有点凑数的,跟全场的气氛也不大合,倒是“容君北上到扬州”,韵也对,气势也更妥帖:扬州、瓜州对举,都是自古的军事重...
阅读全文>>
2017年05月17日 09:30

从汪曾祺到张爱玲,一只再也吃不到的草炉饼

从汪曾祺到张爱玲,一只再也吃不到的草炉饼 1990年2月9日,台北《联合报》副刊刊登了一篇散文《草炉饼》,作者张爱玲。居美多年的张爱玲劈头就说:   “前两年看到一篇大陆小说《八千岁》,里面写一个节俭的富翁,老是吃一种无油烧饼,叫做草炉饼。我这才恍然大悟,四五十年前的一个闷葫芦终于打破了。”   张爱玲记得的,是抗战上海沦陷后窗外天天有小贩叫卖“马……炒炉饼!”“马”是吴语的“卖”。这食品的主顾“不是沿街住户,而是路过的人力车三轮车夫,拉塌车...
阅读全文>>
2017年05月04日 09:23

读书之路 丰富痛苦

读书之路 丰富痛苦 微博与朋友圈里,常有人转励志的段子,一般我会直接忽略那些如何发财,如何搞好办公室关系,如何育儿,以及是中国人就转的。有些段子是关于读书的,而且转的人,用王朔的话说,“挺有卤的”,我就会多留意留意。   最近有一条转的人挺多,全转或部分转都有,摘一条完整的:“读书并不能让人一夜暴富,为什么还要读?看看下面九句话吧。”   这九句话是:   1.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2.读书不...
阅读全文>>
2017年05月03日 17:14

不捐不能称同胞?不捐连亲戚都翻脸?报上说,这叫“热血有余,见解欠明”

不捐不能称同胞?不捐连亲戚都翻脸?报上说,这叫“热血有余,见解欠明” 可以想象,当《京话日报》那些热心认捐、劝捐的读者看到这些报道,他们的怒火会有多高。他们已经不肯像梁济说的“还是好好的对付”。激于义愤,他们纷纷投书报馆,提出了种种激烈的方法:   有人说,满街卖的小唱本儿,是一个“祸根”,是讲报处的“仇敌”,他抱怨说,全世界都没有中国这样的出版自由,希望工巡局能够查禁这些唱本儿;   还有人认为“北京的茶馆、烟馆、酒铺,是造谣言的总机关”,主张“可以由各局,传...
阅读全文>>
2017年04月25日 14:57

道不远人,但道必须在远方

——我的阅读经验与困惑   在读本科的时候,特别困惑我的也是:怎么能够尽快地掌握一门学科的全貌。我那个时候对哲学特别感兴趣,老思考人生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儿来?我们往哪儿去?买了也读了很多哲学史的书,想知道古往今来中西先贤是怎么面对这个问题的。   这样做的好处是你可以短期内对哲学大致有一个了解,但说到真正的深入还差得远。我记得那个时候看台湾学者陈鼓应的一篇文章,他说他在读台大哲学系时,也是...
阅读全文>>
2017年04月24日 14:22

北京书市的变迁,就是一部古典生活消亡史

北京书市的变迁,就是一部古典生活消亡史   北京书市又开张了。   忘了从哪年起,北京书市不在地坛,改到了朝阳公园(中间有一两次还在农展馆)。反正今年看到这消息,一点想逛的欲望都没有。跟十年前一听说书市开张,就百爪挠心日思夜想的心情,差得太远。   那时,提起地坛,只有在特定场合,我才会想到旧王朝与史铁生。平时的第一联想永远是“书市”,包括需要下车的地铁站“雍和宫”。来了十年北京,逛了十年书市,我才有机会陪长辈去了一次Lama Temple。 ...
阅读全文>>
2017年03月28日 11:22

《材料与注释》:一种新的研究格局?

《材料与注释》:一种新的研究格局? 某种意义上,洪子诚的《材料与注释》就像《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编“50——70年代的文学”前三章《文学的“转折”》《文学规范和文学环境》《矛盾和冲突》的一条长篇脚注。50—70年代文学有其异于任何时代的特殊性。洪子诚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提出的“文学一体化”的概念,一直有很大的争论。在我看来,这个“一体化”是必须要加一个注释与说明,不然这个概念很容易被简单化。   《中国当代文学史》分析“一体化”的原则,就是...
阅读全文>>
2017年03月21日 14:19

《回望》:细节与想象铺成的历史小径

《回望》:细节与想象铺成的历史小径 金宇澄写了一篇回忆父亲母亲的文章《一切已归平静》。《收获》主编李小林(巴金女儿)看到了,便希望金宇澄继续写,觉得该文后面还有更多的故事。   《一切已归平静》变成了《回望》的第一章《我的父母》,母亲的故事,金宇澄的母亲以整理旧照片为线索,参考手头的日记,一一注明时间与细节,“写”下了长长的口述实录,遂成《回望》的第三章《上海·云·上海》。   真正最费力的,该是第二章《黎里·维德·黎里》?黎里...
阅读全文>>
2017年03月09日 14:08

青楼女子穿马褂大出风头,男装风流行成时尚

青楼女子穿马褂大出风头,男装风流行成时尚 1873年正月初九,大节下的,对于女堂倌周小大来说,却是触霉头的一天。   周小大在上海法租界的一家烟馆打工,“女堂倌”这一行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兴职业,用女子做服务员,直接关涉到“风化”问题,在当时可是争议不少。1872年的年底,上海发生多起伙计、徒弟因迷恋女堂倌而亏空窃逃的事件。于是丝绸、钱业、洋货等等商帮联合起来,发表声讨,要求租界当局坚决查禁,以正风俗,保全子弟。   周小大大字不识,自然...
阅读全文>>
2016年12月01日 15:13

李安看了《我不是潘金莲》,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李安看了《我不是潘金莲》,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为了宣传《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李安跑到北京来,跟冯小刚贾樟柯对谈了一次,顺便也就看了《我不是潘金莲》。   两部电影相差七天上映。《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没什么反响,偶尔有个人说那是“美国人的‘伤痕文学’”。《我不是潘金莲》倒是热火朝天。   有人劝李安导演:这儿是中国,您要接地气,得让老百姓看得懂。这人以前也劝过姜文导演,没听。   李安比姜文谦虚,他想了想,又对比了一下两部电影,做出了一...
阅读全文>>
2016年10月18日 14:17

《我爱我家》为什么不是家庭剧

说《我爱我家》不是家庭剧,很多人大概都不太同意,因为标题有“家”嘛,片头还写着“献给94国际家庭年”。   其实那都是噱头。   明里写家,其实非家,这在美国情景喜剧也有这么一路。我当然不是说《摩登家庭》或《家庭战争》,以前在明珠台看过一部深夜剧,名字忘了,一家人,父母儿女,都有奇葩,互相之间除了互相利用互相坑害一致对外,就没什么别的关系了。   《我爱我家》之所以经典,不是因为写家庭写得好,剧里...
阅读全文>>
2016年09月26日 14:55

从天而降的面包

从天而降的面包

这本书的责编曾诚给我寄这本书时,附了一封信。信里说:

“过了很久,才做出一本我自己认为值得向阅读邻居推荐的书。这本小书体现出的博大心灵,特别是伟大的父爱,不是自传或大屠杀这个题目所能体现出来的。”

《幸运男孩》的作者伯根索尔教授1951年起定居美国,后来担任过美国驻海牙国际法庭法官。不过,《幸运男孩》2007年首先在德国出版——这不是作者特别的安排,而是美国和英国的出版商们不止一次地说:“关于大屠...

阅读全文>>